吠陀时期的神话聚集在四部吠陀本集和与此有关的梵书、森林(forest)书和奥义书中。这时期的神话还处在萌芽的阶段,它反映了古印度人的多神崇拜,虽然诸神都是自然及社会现象的人性化的神,但其拟人化还比较模糊,许多神话也不统一,缺乏完整性。《梨俱吠陀本集》是我们了解早期印度神话最全面的资料。根据这部本集,早期神祗分成三类,即天空上诸神、地上诸神和空中诸神,但有些神具有两类或三类以上的职能。天空上诸神有天神提奥,他通常与大地女神普利提维合称为“天地神”,是诸神的父母。太阳神苏尔耶,他是提奥和阿底提女神所生,其妻为黎明女神乌霞;道路神为帝善,他既任太阳的使者,又是死者的向导;伐楼那是宇宙的化身,他是吠陀神中仅次于因陀罗的大神,居住在天国中有千柱千门的金殿中,他也有人眼之称,他支配天地合并,日月运行,江河畅流,也维护品德秩序,惩治罪犯;与伐楼那相关的是密多罗神,他俩形如偶神,共治世界,此外另有毗湿奴神、双马童神、三个利普神(工艺神)和陀湿多,另有黎明女神乌霞和黑夜女神罗特利等。地上诸神有阿耆尼,火神,相传他从两块木片中为人取火,他是家庭和家属利益的保护者;婆利河斯波提是武士神,也是祭司神,他手持弓箭和金斧时,助因陀罗作战,手拿祷词时,保证祭奠顺利进行;苏摩是酒神,在吠陀神中占据很主要的位置,他是一栽种物神,苏摩酒可以延年益寿,医治百病。空中神有战神、雷电神因陀罗,他是吠陀神中最主要的神,据说他皮肤
棕色,力大无比,常手持金刚杵,或身背弓箭、钩子,乘坐利普神制的马车,他常饮苏摩酒,屡立功绩被视为印度雅利安部落社会的英雄神;摩录多是一位风雨神,与因陀罗是同龄兄弟,他收回的雷鸣和狂风能震撼山川大地,被称为天国的歌手;楼陀罗是摩录多的父亲(father),他凶猛异常,是天国里的野猪,他既是统治世界的暴君,又是治疗百病的神医,之后在印度教中变成主神湿婆,此外另有风神伐由和伐多,雨云神波尼耶,水神阿波纳和阿波、摩多利首神。
与这三类神为敌的是妖魔,包括达娑(意指恶魔化的印度土著居民),罗刹和阿修罗。在这些神之外,另有一个死神:阎摩,他被认为是第一个死去的神,死后仍居住天国,这也反映出印度神话少有谈及死亡的题材,因为他们让死人也居住天国,这样死就无所畏惧了。阎摩之后成为佛教神话中的地狱魔王。
在吠陀众神中,因陀罗的地位最高,他常被视为战胜敌人,扫除障碍,造福人类的神。相传人类中的水和火都是由他取得的,他还帮助雅利安人的头领战胜了达娑人。因陀罗既是天神,又是雷雨神,战神,有关他的神话许多,仅《梨俱吠陀》中就有近二百五十首诗是赞扬他或与他干系密切的,其中有关他与旱魔的斗争在印度广为流传。据说在因陀罗生下来不久他就为众神立下一大功绩。事先旱魔弗粟多巨龙把印度的七大河流截断,于是大地干枯,庄稼枯萎,弗粟多还从雅利安人那么掠夺了“云牛”,人类水没有了源,失去了供给营养的“云牛”,便无力生存,他们渴求灿烂的天神们解救他们,希望众神大慈大悲。因陀罗听到人类的祈祷,勇敢地站出来,决定为人类做些贡献。他先喝下神酒苏摩酒,然后拿起工匠陀湿多为他锻造的金刚杵,带着他的侍从、暴风雨神摩录多,一路坐金车驶往旱魔所在地。因陀罗和摩录多都头戴金镯,身上携带着弓箭,斧头及长矛,他们的车前有两匹心爱的栗色马,两头斑鹿和一只快步红鹿,无论谁听到他们的雷电声,便会非常畏惧,
除了因陀罗和摩录多,阿耆尼和苏摩也是吠陀神中较主要的神,而伐楼那则作为人间的统治者,在早期吠陀神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他常被称为“大王”,同因陀罗一样,他也有一个对偶神:密多罗。这种两个一路成双成对出现的神祗可以说是吠陀神话的一个显著特点。伐楼那也是最早的“法官”,他是秩序的守护神。
《梨俱吠陀》虽包含了丰厚的神话故事和神话因素,但它不是真正的神话集,其中的神话多反映战天斗地的历程,而少有开天辟地的遐想,加上吠陀文学本是为宗教祭司服务的所有神的故事也不过是为祭司阶层颂扬的工具。除《梨俱吠陀》外的其它三部吠陀本集则完全是祭司用的颂歌,祷词,咒语等。
吠陀时代的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也记录了不少神话相传,但主要以梵书神话为主。梵书是注释吠陀颂诗的书,而古印度念诵吠陀颂诗的只有婆罗门,所以他们把祭奠看成是最高目的,认为一切力量都源自祭奠。在梵书出现的时期,婆罗门的祭司已被抬高到神的地位,《百道梵书》中称:“众神是天空上的神,有学问的婆罗门是人间的神。”婆罗门祭司为独揽祭奠大权,想尽办法把祭奠仪式烦琐化,神秘化,同时为婆罗门教创造理论依据。梵书即是这样一种祭奠介绍书,婆罗门祭司在注释这些仪式起源和意义时,运用了许多神话相传,从这个角度看,它又是吠陀神话的补充。
梵书有十几种,分属三部吠陀,其中《爱达雷耶梵书》、《百道梵书》
在最长、最主要的《百道梵书》中有许多神话,但最闻名的是有关补卢罗婆娑和优哩婆湿的故事。这个故事本源于《梨俱吠陀》,优哩婆湿是鲜艳的广延天女,她爱上伟人补卢罗婆娑,一位闻名的洪呼王。他俩结婚时,优哩婆,向丈夫表明:在她面前不能裸体。之后他俩遵守诺言,共同生活了好久,优哩婆湿也有身了。这时天空上的乾达婆对优哩婆湿的行为十分不满,他设计让补卢罗婆娑的身体给优哩婆湿看见,于是优哩婆湿回到天空上。补卢罗婆娑见妻子消逝,悲痛万分,他决定找回妻子。经过千辛万苦,他最终在一个莲花池边发现了优哩婆湿但两人已无法重新团聚,他俩用《梨俱吠陀》中的诗句一问一答,优哩婆湿让丈夫在除夕夜间再相会,并共同祈祷乾达婆的帮助,之后乾达婆终于被他们的爱所感染,就举行了一种特殊的火祭,让补卢罗婆娑也变成为一个乾达婆,这样他们才在天空上团圆。这个故事虽有动人的爱情描写,但它却不是一首普通的情诗,它反映了印度社会生活的一个断面,显示了现实生活介人艺术领域的倾向。
从梵书中的神话看,《梨俱吠陀》中诸神的地位已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来一些主要的神在梵书中显得无足轻重,一些原为次要的神如楼陀罗(后为湿婆)和毗湿奴却上升为主神,因陀罗也成为独立的神和创造主,居众神之首。阿修罗也在梵书中从天空上之神降为妖魔。
在梵书中另有许多关于生主创世的相传。生主即是对因陀罗等大神的称号,古印度人认为世界也是神创造的。神话说在太初,宇宙只有水,之后水中产生了一个蛋,蛋中产生了人,他就是生主。也有神话说,在太初,只有生主一人,是他创造了天空上和人间天地万物。另有说太初只有梵,梵即为创造主,他创造了众神。这个梵即是之后的梵天神。
印度的两大史诗产生于公元前 4 世纪,定型于公元 4 世纪。这期间,印度政治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列国争霸,王朝更迭,婆罗门和刹帝利也矛盾重重,但为了帝国的统一和国家 ..
印度是世界上文明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大约公元前 2500 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就已经出现了城市化文明,除了后人发现有居住房屋、农牧业生产等的遗迹,还留下文字印章。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