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绢幼妇
栏目:儿童故事
频道:成语故事
阅读:513次
时间:2022-07-25 15:00:02
字体大小
A-
18
A+

东汉时,浙江上虞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她的父亲(father)在江里淹死,曹娥投江寻觅父亲的尸体,最终也被淹死了。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并被加上迷信的色彩。曹娥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孝女”的典型。事先的“上虞长”度尚为曹娥立了怀念碑。这个碑就是后代所传的名碑——《曹娥碑》。
据说碑文是邯郸淳所作,事先,邯郸淳年仅13岁。他当着众人之面,略加思考就将碑文一蹴而就,写得相当出色。闻名文学家蔡邕路过上虞时,曾专程去看这个碑,可是他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抚摸着读完碑文,
上一篇《解铃还须系铃人》故事精选
南北朝的泰钦和尚自小悟性过人。有一天,金陵清凉寺方丈法眼和尚开坛讲法,问众人:“老虎脖子上系了一个金铃,谁能把它解下来?”众人都回答不出来。 这时,恰好小泰 ..
下一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故事精选
古时候有座城市,城门楼起了大火,不远处池里的鱼儿们张望着;“看出什么事了?”鱼儿们问。“城门着火了。”一条鱼说:“能救救就好了。”“该你什么事,多管闲事,咱们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