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菩萨投胎为波罗奈国王的儿子。少年时,他在波多西摩学习法术,掌握了一种魔法,可以听懂所有动物的语言。在他二十岁时,菩萨回到波罗奈。父亲虽然把他立为王子,但他王位还没有做够,担心儿子篡夺自己的王位,因此总是想方设法地要除掉他。
在离菩萨住处不远处,有一家客店,住着一个远道而来的旅行者。晚上,旅行者脱了鞋子放在地板上,正准备上床睡觉。就在这时,一只母豺带着两只小豺,从护城河的阴沟里面爬进城里。两只小豺饿得嗷嗷直叫,母豺对它们说 不要再叫了,孩子 这间客店里有个旅行者脱了鞋子放在地上,他刚睡下。等他睡着了,我去把那双鞋子叼来给你们吃。
菩萨由于会魔法,把母豺的话听在耳朵里。他站起身,打开窗户问道: 谁住在客店里? 是我,我是旅行者。 你的鞋子放在哪里 放在地板上了。拿起来挂着! 母豺听到了菩萨的话,对菩萨恼恨不已。
又一天夜里,母豺又爬进了城里。那一天,有个醉汉栽进莲花池里淹死了。醉汉手指上有一只戒指,衣服里还有一千块钱。这时,两只小豺又叫唤起来 我们肚子饿! 母豺说 孩子,别说话!莲花池里有个死人,等一会我去把他叼来给你们吃。不仅有 吃的,他身上还有一枚戒指和一千块钱呢!
菩萨听见了母豺的话,又打开窗户,对着客房喊道: 店里有人吗? 一个人起身回答道: 有 我在。 莲花池里淹死了一个人,你去把他身上的一千块钱和戒指取下来,把尸体沉到水底去,别让它浮上来。 母豺听了怒火中烧,咬牙切齿地说: 上一次,他害得我的孩子没吃到鞋子,这一次又害得它们吃不到人肉。你敢和我作对,我非吃你的肉、喝你的血不可。再过两天,敌国的军队会来包围你们波罗奈城,你父亲就会派你上阵打仗,敌军就会砍掉你的脑袋。到时我要看看你的下场。 母豺咒骂着带小豺走了。
没过几天,敌国的军队果真包围了波罗奈城。国王对菩萨说 孩子,你去把敌人杀退! 父王,我有一个预兆,如果我出战的话,生命恐怕会有危险。
大兵压境,你是王子,不应贪生怕死,而应该为国奋勇杀敌。去吧! 菩萨说道:
好吧,孩儿遵命。
菩萨带着人马,没有 去和敌军交战,而是从另一扇没有敌军驻兵的城门出去,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由于他把大部分军队都带走了,因此波罗奈城仿佛成了一座空城。国王心想 王子带着军队逃跑了,波罗奈成了一座空城,我现在四面楚歌,如果不赶紧离开,就必死无疑了。 于是,他带着王后、祭司和一个侍从乔装打扮,趁着天黑,连夜逃出城去,躲到大森林里去了。菩萨听到国王逃跑的消息 便带兵回城与敌军交战。他击溃敌军,收复了波罗奈城。
国王逃出城后,在一条河边盖起了一座木房,国王和王后便住在那里。不久,王后怀了身孕。白天,国王和祭司到森林里去寻找食物,采集野果充饥,留下侍从在家里照顾王后。这样,王后和侍从一来二往,日久生情,不久便做出了越轨之事。
一天,王后对侍从说 一旦国王知道了我们的事,你我都活不成。 那 该如何是好呢? 把他杀了吧? 啊 杀了他? 对,他去洗澡时,总是要你帮他拿宝剑和衣服。这样,你就趁他不备,用剑砍下他的脑袋,把他的尸体剁成几块,埋在地下。 侍从说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为了保住我们之间的秘密,我看也只有这样做了。
几天后,祭司去采野果子了。他来到池塘附近,爬到一棵树上摘果子。这时国王想洗澡了,就要侍从拿着宝剑和衣服一同来到池塘。国王洗澡时,侍从乘他不备,拔出宝剑,一剑将他的人头砍下来。这时,祭司就在不远处采果子,他听到动静,朝这边一望,看见侍从将国王杀害了。他恐惧极了,急忙钻进一个灌木丛,躲在里面。侍从把国王的尸体砍成几段,埋进土里,便回去了。
侍从走后,祭司从灌木丛里爬出来。他亲眼目睹侍从杀国王,害怕自己也会被杀死,就假装成瞎子,回到了木房。侍从见到他,问道: 大祭司,你这是怎么 啦 ?祭司假装没有认出侍从,说道 国王,我的眼睛瞎了,是摸回来的。我正在森林里面摘果子,一只毒蛇的口水滴在我的眼睛里。我现在中了蛇的毒气,什么都看不见了!
侍从心想 这家伙不知道我做的事,还以为我就是国王呢!我就留着他吧,今后可能还有些用处。 因此,他安慰祭司说: 大祭司,别发愁,我和王后会照顾你的。 说罢,给了祭司许多果子。
从此,侍从每天出去采果子,带回来给王后和祭司吃 。一天夜里,王后与侍从睡在一起,王后问侍从: 你 杀死 国王 时, 没 有人 看见 吧 你就放心吧,绝对没有人看见。 他俩说着话,以为祭司还没有醒。其实,祭司早就醒了,把他们的谈话听得一清二楚。
不久 ,王后生了个儿子 。祭司决定留下来保护小王子 。小王子一天天长大,当他长到十六岁时,已经成大人了。一天,祭司让他牵着棍子,带自己前往池塘。到了那里,祭司睁开双眼,四处察看,见确实没人,便把侍从与王后勾搭成奸,并杀死国王,冒充国王的事向小王子讲述了一遍。说着,他从地下扒出国王的尸骨,说道 这就是你父亲的尸骨。 小王子如梦初醒,怒不可遏,当时就要回去找假国王报仇 。祭司劝阻他说 孩子,你先不要冲动,你应该以牙还牙,就在这池塘,用他对付你父亲的办法对付他。 接着,祭司花了几天时间,
教王子使剑。一切都准备好了,一天,小王子拿 剑和衣服,对假国王说 父王,我们去洗澡吧! 假国王欣然答应,便与小王子一起来到浴池。等假国王下水洗澡时,小王子右手持剑,左手抓住假国王的脖子,说道: 你曾经在这里杀死了我的父亲,现在,我也要把你杀死,为我父亲偿命。
小王子说罢,一剑将假国王的脑袋砍下来。掩埋了尸体以后,小王子洗剑沐浴,回到木房。他把杀死假国王的经过告诉了祭司,并把王后抓了起来。最后他对祭司说: 我们现在回波罗奈城吧!
到了波罗奈城以后,菩萨立自己这位小弟弟为王爷,菩萨升入天国后,便把王位传给了小王子。小王子做了国王,他勤于国政,体恤百姓,波罗奈国得到大治。
从前在克什米尔有一个狡猾的和尚,他收了二批徒弟在自己身边,徒弟们总是聚集在他的院子里,千方百计地颂扬他。他们说,他们的师父是一个圣人,是一个大智大慧的人,是一个公平正直的人。
许多人都相信徒弟们讲的话,于是常常来找和尚讨教。然而和尚出的每一个主意,穷百姓都必须送给他各种各样的礼物。于是这个骗子一天比一天地富起来。
有一次,一个穷农民来找和尚。他对着和尚弯下了腰,眼含热泪开始请求:
“有道的高僧,帮助帮助我吧!我的女儿长成了一个美人儿,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没有人肯娶她,什么人会要一个穷人的闺女呢!请你帮助我安排她的归宿。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和尚假装在思考,然后神气十足地说道:
“你回去吧,我的儿子。一切都会安排好的。我替你女儿祷告一番,明天亲自到你家去。你要准备好好地迎接我。”
第二天早晨,农民刚刚睡醒,向门外一瞧,和尚已经走近门口。家里的人立刻开始跑来跑去地张罗起来,人人都想好好地接待贵客。那还用说,和尚亲自光临他们的家里,对于一个穷人来说,这简直是前所未闻的荣誉!
农民的老婆赶紧拍掉一张小地毯上的灰尘,铺在屋旁阴凉之处。农民的几个小儿子从果园子里摘下来最好的果子给和尚吃。美女法奇玛亲手做好了又凉又甜的果汁,给客人解渴。和尚坐在阴凉地方的地毯上又吃又喝的时候,法奇玛像一只鸟儿一样,在屋子和果园之间穿梭往返,竭力十分周到地伺候和尚。
和尚吃饱了,喝足了,他非常喜欢法奇玛又会做吃的,又会服侍人,于是他打算让她成为自己家中的奴婢。 “让她伺候我
吧! 他肯定地说,“对于穷人家的闺女来说,还能有什么别的归”宿呢?”
然而和尚刚一提到这件事,农民立刻伸出两只手对他摇着说:
“不行,不行!我的法奇玛虽然穷,当奴婢可不成!我不愿意,她自己也不会同意。不行,不行!”
和尚憋着一肚子气:“好吧! 他心里想,“反正我会骗你们”上钩的。”
这时候,他装出来一个祷告的样子,然后对农民说:
“听着,我的儿子!我做了一个预见的梦,在梦中我看清了你女儿的归宿。你必须钉一只又大又牢的箱子,把你女儿放进箱
子里,再把箱子放进河里。圣河的波浪自会把你女儿带到幸福面前。哪一个人发现了你的法奇玛,那个人就是她命运的主宰,就是她的主人。 ”
农民信以为真,先说了些感谢的话,随后又送给和尚一些礼品报答他出的主意,最后恭恭敬敬地送他回去了。
“谢谢你,有道的高僧! 他说,“明天傍晚以前,我一定按”照你吩咐的,把什么事都办妥。 ”
和尚回来了以后,拍了拍巴掌,把自己的徒弟们召集在一起:
“我的孩子们, 和尚说,“我做了一个预言之梦。明日傍晚”沿河漂来一只大木箱,其中有一恶鬼。必须捞到这只箱子,送到我这里来。我把自己和恶鬼都锁在房子里,我将用咒语、祷告和鞭打使鬼变成为顺从的女婢,使之服侍于我,而不再害人。尔等必须站在房屋四周,敲锣击鼓,并且高声朗诵经文。而不管恶鬼如何喊叫,如何挣扎,均可不必理睬。尔等只须朗诵经文和敲圣锣与击圣鼓。”
与此同时,缺少心眼儿的农民,根本没想到这里边有什么坏主意,他照着和尚的话把一切都弄妥当了。他同法奇玛道了别,把她放在又大又牢的箱子里,盖上盖子,锁好锁头,然后把箱子故推进河里。箱子顺流而下,在波浪上摆动着……
就在这太阳下山的时刻,和尚对自己的徒弟们说:
“嗨! 和尚的徒弟们大叫起来,“拉住你的狗呀,你这个强”盗,若不然它们会把我们撕碎了的!”
米舍尔猎手大笑起来,说道:
“你们这样急急忙忙地到哪儿去?时候不早了,你们还在林间小路上跑来跑去的,活像一群胡狼。你们跟我在火堆旁边坐一会儿吧,讲一些新鲜事儿给我听听,祷告我打猎走运吧……”
“喂,你别耽误我们的事! 和尚的徒弟们号叫起来。“在那”边漂下来一只箱子,箱子里有一个恶鬼。我们必须在那座旧桥旁边捞到这只箱子,然后送到有法术的大师傅那里去。快把你的狗喊走!你这个有罪孽的人,别耽误我们的事!”
“好吧,胡狼们,跑吧!我的狗不会碰你们的。 米舍尔大笑”着说。可是他心里在想:“老骗子手又编出来一个什么鬼在箱子里?我必须去看看!”
和尚的徒弟们刚刚拐过一个弯子不见了,米舍尔也向河边跑去,只不过他不是从大路上走,而是抄近路一直穿过林子。
米舍尔跑到河岸上,—看,果然有一只大箱子顺流而下。他仔细地一听:箱子里有人在轻轻地呻吟和啜泣。猎人一纵身跳入水中,抓住箱子,把它拖上岸来。他在这里升起了一堆火,因为天已经全黑了。他就着燃烧着的树木的光亮,着手把锁敲掉。箱子里的呻吟声安静下来了。米舍尔终于打开了盖子,随即惊讶得退了一步:箱子里躺着一个美丽的姑娘,一张脸像新月一样,闪射出光芒。
米舍尔从箱子里把姑娘拉出来,让他靠近火堆坐着,开始询问:
“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怎么进到这个箱子里来的?”
“我叫法奇玛。 姑娘回答说,“我的父亲是个农民。他把我”放在箱子里,又把箱子丢在河里,这都是按照圣明的和尚的主意办的。别的我什么也不知道。另外我只听到和尚说:‘谁发现我,谁就是我命运的主宰,就是我的主人。”
年轻的猎人大为开心。那还用说!这样的美人儿在全世界也找不到。这个时候他想起了那个和尚,不禁气冲斗牛:“你这个老骗子,原来想出来这样一个把戏!好吧,你等着吧!……他说箱子里有一个恶鬼,会有一个恶鬼给他的!”
米舍尔把自己那条最可怕、最凶猛的猎狗叫到身边,把它放在箱子里,上了锁,重新把箱子推进河里。他自己又坐在法奇玛身旁,亲切地同她谈起话来:
“不要怕我,美丽的姑娘!和尚想要骗你给他去当奴婢。可是发现你的不是他,而是我。但是我不会成为你的主人,而是成为你的一个忠实的好朋友。”
法奇玛用微笑回答了他的话。
这个时候,和尚的徒们跑到桥边等待着。他们终于看见一个箱子顺流而下。箱子里发出那样可怕的嗥叫声和咆哮声,以至子 他们都害怕得要死。看起来箱子里确实关着一个恶鬼。
和尚的徒弟们用颤抖的声音开始祷告,敲起了小鼓,然后抛 经出绳子,套住箱子,把它拖到桥上。“恶鬼” 在箱子里一面咆哮,一面拼命挣扎。徒弟们赶快扛起箱子,给大和尚送去,让大和尚自己去制服这样骇人的怪物吧!
他们把箱子送到大和尚禅房里,放在地毯上,倾耳一听, “恶鬼” 在箱子里安静下来了,不叫喊也不动弹。
那大和尚等到徒弟们都走了,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马上拿着鞭子跑到箱子旁边。心里想道:“现在我用这根鞭子好好对你解说一下,农民女儿的命运是什么样子的!你会永远留在我家当奴婢的!我把你的倔犟劲儿统统敲掉!”
然而他刚刚打开箱盖,一条可怕的凶猛的狗马上从箱子里跳出来,一口咬住了和尚。和尚吓得要死,号叫起来,在房子里到处乱窜。他扑到门旁边,门上了锁。他开始砸门,没人开。他喊救命,没人来。房子里噼噼啪啪,轰轰隆隆地响成一片,又是哀号,又是咆哮,可是和尚的徒弟们只管念他们的经,敲锣打鼓越来越响。因为这是有道高僧亲自这样吩咐的。
他们几乎一整夜都在祷告和念经,一直到疲劳入睡为止。第二天早晨他们醒来以后,看见一扇窗子打碎了,从窗口起,在地面上有一道足迹,好像是一条大狗跑过去的痕迹,徒弟们从窗口向里面瞧了瞧,屋子中央放着一只木箱,箱子旁边躺着一个死和尚。
徒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断定:“看样子,恶鬼更有力量,战胜了咱们的师傅。现在可是毫无办法了。 ”
他们又站了一会儿,又想了一会儿,然后各奔他乡而去。年轻的猎人米舍尔,在同一天的早晨来到那位贫穷农民家里。美人儿法奇玛和他并排走着。米舍尔的几条大狗欢乐地叫着。围着他们跳来跳去,舔着她的手。美人儿法奇玛幸福地笑了。
象城的福身王是天下国王中的佼佼者。他在一次外出中,偶然遇见了一个美绝人寰的女郎。这女郎体态婀娜,细腰丰臀;皮肤黝黑,面容娇好;秋波盈盈,美如莲花;樱口小巧,玉齿生辉,粲然一笑,摄人魂魄。福身王发疯般地爱上了她,苦苦地追求这美丽女郎。为了获得这女郎的爱情,他愿献上他的王国、他的财富和他所有的一切。
那美丽女郎为国王的真情打动,就说道:“国王啊,我可以嫁给你。但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无论是你或是任何人,都不许盘问我是谁,是从哪儿来。我做任何事你都不能干涉,也不许生气或发怒。若有一件事违了约,我马上就离开你。你同意,就娶我为妻,若不同意我们就各走各的,再不许纠缠。”
一心迷恋女郎的国王马上发誓他件件依从。于是美丽女郎成了福身王的新王后。
新王后端庄娴雅,爱情坚贞,赢得臣民的一片赞扬声。福身王对她更是千般宠万般爱。
王后很快怀了孕,福身王自是高兴非常,他盼望王后生下一个男孩,好为王国的继承人。
王后果然如福身王所望生下一个男孩子。但孩子一落地,王后就把他抛到恒河里,然后笑嘻嘻地回到福身王面前,像是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
后来王后又生下第二胎、第三胎,也都是一生下来就被她抛到恒河里。
王后的残酷行为使福身王大为惊恐和痛苦,这不像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的行为,倒像一个嗜杀女巫的行事。他很想知道她到底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可是誓约在先,他只能默默无言。何况他非常地爱她,怕违反誓约后会失去她。因此,对她竟一句谴责和规劝的话都没有。
就这样,王后一连生了七个孩子,七个孩子都被她抛到恒河里淹死。
当王后怀第八个孩子时,福身王的心紧张不安到了极点,他盼望王后能留下这样孩子。可是,当王后生下第八个孩子后,又像过去一样要把孩子抛到恒河里。
于是恒河女神讲了八位神仙因得罪极裕大仙受到诅咒的事情经过。
一天,八位神仙带着妻子到山里游玩,来到了极裕大仙的修道地。一头漂亮的奶牛正吃草。这奶牛长着一对弯弯的金角,有着宝石般的大眼睛,全身的皮毛光滑闪亮。八位神仙对这奶牛的美丽赞叹不已。其中一位太太便向他的丈夫神光仙人说道:“我们把这牛捉走吧。”
她丈夫答道:“我们都是神仙,要这奶牛有何用?凡人喝了这牛的奶可以长生不老,我们神仙不需要牛奶的帮助。再说,这牛是极裕大仙的宝物,得罪了大仙可不是好玩的。我们还是走吧!”
但是那太太不依,她说:“你真是个胆小鬼,怕什么极裕大仙。我要这牛可不是为了自己,我有一个凡人朋友,要牛是为了她。这是我的心愿,你一定要为我做这一件事情。”
那神光仙人不得已,就和众兄弟一起,把极裕大仙的奶牛和小牛犊捉住,偷偷带跑了。
极裕大仙回到修道院后,发觉奶牛和小牛犊不见了,这奶牛和小牛犊是他每天举行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他运用神通一算,知道是八位神仙所为,不由大怒地诅咒道:“让这八位神仙降生尘世为凡人。”
八位神仙知道了大仙的诅咒后,懊悔不已,因为大仙的诅咒无不灵验。他们便一齐跑来向大仙求情,请大仙发慈悲饶了他们,并送回奶牛和小牛犊。
大仙说: “我发出的诅咒决不收回,但我可以把诅咒减轻。捉住牛的那位神光仙人要长期活在世上,其余的七个仙人一生下来就可以死去,恢复free,重做神仙。我只能把诅咒减轻到这个程度。 ”
大仙说完,就潜心修炼,不再开口。
八位神仙心里稍感宽慰。商量了一番,就一起来到恒河边,向恒河女神苦苦哀求:“人神共敬的女神啊,我们求您做我们的母亲。请您下降凡间和一个杰出的男子结婚。请您一生下我们,就把我们抛到恒河里去,这么我们就能摆脱极裕大仙的诅咒重新为神。大慈大悲的女神啊,我们求您了,请答应做我们的母亲吧!”
恒河女神接着对福身王说道:“八位神仙的哀求感动了我,我才答应做他们的母亲,下凡成为你的妻子。生下孩子后就把他们投入恒河,使他们重返仙身。我和你生下他们,这对你也有好处,因为你对那八位神仙做了功德,你将来也可以升天。现在我把这最小的孩子带去一段,等长大了再作为一件礼物送还给你。 ”
说完,恒河女神和那孩子都不见了。
福身王聆听了女神的一番话,在女神和孩子都离开他后,思想和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他减食节欲,放弃一切感官享受,以苦行的精神来管理国家。
这一天,福身王来到恒河边散步,忽然看见一个俊美如天使的孩子,正对着波涛滚滚的恒河射箭,箭如雨点般入河中,河水伸出了浪的手,把这些箭一一接住。那孩子便扑入河中,在浪涛
恒河女神招来了孩子,引他见了父王,又虔诚地为他祝了福,然后消逝不见了。
恒河之子在宫中长大后,没有继承王位,而是把王位让给了福身王续娶王后的孩子。他终身未娶,是全族公认最有学问的人,也是全族最受尊敬的族长。他活了很长时间才死去。
从前有个富翁,他有两个儿子。他十分宠爱大儿子,对小儿子却非常严厉,经常无缘无故地打骂他。
大儿子被娇惯得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因为他知道,他的父亲迟早会把所有的财产都传给他。而弟弟尼亚拉姆却因环境所逼,从小吃苦耐劳,非常勤恳,成了一个心灵手巧的雕刻匠。他用木头雕刻成各种人物和动物,涂上各种颜色后栩栩如生。日子一久,尼亚拉姆厌烦了家里的生活,心想,反正父亲不喜欢我,与其整日受他的打骂,我不如走出家门,到外面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一听小儿子要离家外出,富翁很高兴,心想你在家里碍手碍脚的,我看了就不顺眼,你要出去,正合我意,便爽快地答应了。母亲很心疼小儿子,本不想让儿子离家外出,可她又做不了丈夫的主,便伤心地为儿子烙了一些饼,让他带着路上吃,并在每张饼里放进了一个小金币。
尼亚拉姆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装,向父母道别后就离开了故乡。
尼亚拉姆一路流浪,但好长时间都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天,他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入夜时,他到一个制作木凉鞋的老人家借宿,受到热情的款 待。
为了对老人表示感谢,尼亚拉姆便为老人做了双漂亮的木凉鞋,老人把自己和尼亚拉姆做的木凉鞋拿到市场上去卖。在市场上,尼亚拉姆做的鞋子很快就被人买走了,而且所卖的价钱是老人自己所做全部鞋子所得的十倍还多。回到家后,他把这事告诉了自己的妻子,老俩口高兴得合不拢嘴,于是他们便挽留尼亚拉姆在他家住下。
从这以后,尼亚拉姆就在老人家里住了下来,他每天制作几双精美的木凉鞋,由老人带到市场上去卖,他的木凉鞋总是能卖好价钱。
空闲时,尼亚拉姆也用木头雕刻出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
有一次,尼亚拉姆雕刻了许多鹦鹉,并给它们涂上各种颜色,晚上放到屋外晾干。这些鹦鹉只只栩栩如生。
这天夜里,有一位魔法师从这座旧房子门前经过,他看见了这些木刻的鹦鹉,十分欣赏雕刻者的手艺,于是念起了咒语,把这些木刻的鹦鹉全都变活了。
尼亚拉姆早晨醒来,睁开眼睛一看,见自己雕的木鹦鹉全都变成了活的,大为吃惊。这些鹦鹉一见尼亚拉姆,就好像是见到自己的主人一般,全都围拢在他身边,一点也不陌生。老人这时也出来见到了这些鹦鹉,刚开始的时候,他很高兴,可是一会儿就转喜为忧了,心想:每只鹦鹉一天都要吃掉一把米,我们本来就是勉强着过日子,怎么养得起这么多鹦鹉呢?于是便和尼亚拉姆商量把它们扔掉。
善良的尼亚拉姆不愿意抛弃他的鹦鹉,因此与老人发生了争执,最后,老人有些生气了,对他说 要是你舍不得你的鹦鹉,你就带着它们离开这儿吧!
尼亚拉姆只好离开了这个制造木凉鞋的老人。他在树林边上搭了一个临时住所,同鹦鹉们生活在一起。这些鹦鹉并没有给尼亚拉姆生活上带来任何负担,每天清早,它们就飞入林中寻找食物,傍晚时候再飞回家中。而尼亚拉姆则继续做他的木凉鞋,空闲时就自己拿到市场上去卖。
一天夜里,尼亚拉姆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在七重大海以外有一个遥远的国度,这个国家中的宫殿非同寻常,宫殿周围有七面大墙,每面大墙前面都有一道很深的壕沟,而 且在每一面大墙上都插着锋利的尖钩。宫殿里住着一位世界上最漂亮的姑娘。
第二天,尼亚拉姆找了好几位大师来为他释梦,但却没有一个人能为他解释出来。
尼亚拉姆暗自思忖 鹦鹉们能不能替我圆这个梦呢 它们可是一种有智慧的鸟,也许它们能够帮我的忙。 于是他就去向鹦鹉请教。
世界上确实有这么一个国家。 鹦鹉们说, 在七道深沟和七面高墙围着的宫殿里,确实住着一位美女,她是国王的女儿,她曾经发过誓,谁如果能跃过七道壕沟和大墙,她就嫁给他。很多人曾尝试过,但结果都是命丧黄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尼亚拉姆对那个梦中的美女念念不忘。他打算去寻找这个梦中王国,哪怕看一眼那个奇特的宫殿也好。于是尼亚拉姆就去问鹦鹉们,是否认得去那个王国的路。
鹦鹉们回答说 路我们是认得的,我们也有办法把你带到那里去。只是你要记住,千万别想跑到宫殿里去,那样你会丧命的。
尼亚拉姆开始着手准备前往海外之国,他织了一张又牢又密的网。尼亚拉姆坐在网上,鹦鹉们从四面叼住网的边缘,一齐振动翅膀,向远方飞去。
尼亚拉姆一行飞了很久很久,终于来到了七重大海的边上。尼亚拉姆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美女的宫殿。在路上,他遇见了一个老太婆,就向她询问怎样才能走到那座奇特的宫殿。
老太婆劝告他:你怎么这么傻呢?你干嘛要去找这个宫殿!由于公主那个古怪想法,已经有几百个年轻人死在那里了。哪有人能够跃过七道壕沟和七面高墙呢?你去那儿不是白白送命吗?
尼亚拉姆回答说 老婆婆,我只是想去看看这座宫殿。
老太婆见他固执己见,只好向他指明了道路。在城边,尼亚拉姆果然看见了一座宫殿,宫殿四周有七面高大的围墙,锋利的尖钩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确实,人是不可能通过这几道围墙的。 尼亚拉姆站在那里考虑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能够通过这几道围墙和壕沟,于是他又回到了海边鹦鹉休 的地方。
尼亚拉姆对鹦鹉们说 你们再用网把我抬起来,飞到宫殿的上面,这样,
我就可以从上面看清下面的一切了。鹦鹉们对尼亚拉姆言听计从,于是它们再次腾空而起,飞过了七道壕沟,也飞过了六面高墙。它们刚刚飞到第七面大墙上时 思美心切的尼亚拉姆等不及鹦鹉们的降落,便一纵身跳了下去,结果他跌在地上摔死了。鹦鹉们只好振动翅膀,飞入高空。 神话故事www.limaogushi.com
就在这时,国王正好去看望他的女儿。他又看见了一个小伙子的尸体,他再也无法容忍女儿这种荒唐的做法了,见到女儿后,生气地指责道: 你的古怪念头该结束了。你知道你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多么大的不幸吗?因为你而送命的青年已经有数百人了,你看,现在又是一个新的牺牲者!尽管他已经死了,但现在你必须遵守诺言嫁给这个青年,因为他已经跃过了七道壕沟和七面墙,我要把你们送到大森林里去,在那里你想干什么都可以,我不管你。
随后,国王为他们举行了婚礼,仪式结束后,侍从们就把他们夫妻二人抬到了大森林深处。
高傲的公主孤零零地守着自己死去的丈夫,这个青年是那样的英俊,以致公主爱上了他,可惜他却已经死了。公主又想到因为自己的荒唐想法,让那么多年轻人丧命,非常后悔,不禁痛哭起来。公主哭得伤心欲绝,以至于那些毒蛇猛兽都觉得她很可怜,不愿去伤害她。
公主正在痛哭之时,忽然间,公主看到旁边的灌木丛里有两只胡狼正在交谈。幸运的是,公主刚好懂得动物的语言,她止住悲声,侧耳倾听一只胡狼对另一只说 这个女人哭得好伤心呀,可是她并不知道这个青年并非无药可救。
用什么救呢
在峡谷的山涧边长着一种高大的仙草。它的叶子榨成汁可以治伤,甚至可以起死回生。不过,这种叶汁必须在日落前让他喝下,如果太迟了,就算再有什么灵丹妙药也无法把他救活了。
公主一听丈夫有救,眼前一亮,顿时精神抖擞,飞奔着去寻找那起死回生的仙草。为了能够得到仙草,她不顾一切了,树枝和荆棘扯破了她的衣服,刺伤了她的皮肤,她看也不看一眼,也忘却了疼痛。她终于找到了仙草,扯下几片叶子,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因为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
公主跑回原地后,急忙把仙草的叶子搓碎,将挤出的汁液滴入了尼亚拉姆的口中。做完这一切后,太阳正好落山。
吃下仙草汁后不久,奇迹果然出现了,尼亚拉姆慢慢睁开了眼睛,他真的复活了 尼亚拉姆苏醒过来,发现自己正躺在一棵大树下,身旁坐着一个绝世美女 正是自己梦中所见到的那个姑娘。她的脸上还带着汗珠和泪花。
突然间,头顶的树叶沙沙地响了起来,原来,是那群鹦鹉找到了主人,正在树顶上盘旋,它们落在树上,高兴地大声高歌起来。公主这时把尼亚拉姆摔死之后所发生的事讲给他听。就这样,尼亚拉姆找到了自己的梦中女郎。
鹦鹉们用同样的办法把尼亚拉姆和他的妻子带出了森林,夫妻俩从此过着幸福的日子。
上古时候,在印度北部的克鲁族与旁多族两大王族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大叙事诗 ‘摩诃婆罗多’ 中载有这一段故事,因得流传下来。在这个故事中,克里须那帮助旁多族的四王子而使他们获胜,他又是耶达婆族的指导者,由此看来克里须那似乎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不过,在后来产生的毗湿奴神,化身为各种形象去救世的神话中,将英雄克里须那附会为毗湿奴的第八次化身,因而产生了有关克里须那的各种神话及传说。
耶达婆族的都城摩多拉城,是由恶王甘沙所统治,众神商量的结果,决定由毗湿奴神化身为甘沙王妹 (或称侄女) 迪婆基的儿子,来惩罚这个恶王。有一天,迪婆基和丈夫婆斯得巴乘坐马车,甘沙王也由他的御者为他驾车,正朝都城行去时,不知何处传来:“迪婆基的第八子会杀甘沙王” 这样的话,声音非常大。
甘沙王听到这话,悚然心惊,就把婆斯得巴和迪婆基关入牢中,将他们所生的六个儿子,一个个都杀了,只有第七个儿子巴拉拉摩,和第八个儿子克里须那侥幸逃生。原来当克里须那生下来时,立刻就被他的父亲婆斯得巴把他和一个同日出生,住在耶母那河边的牧牛女交换过来,就因为如此,克里须那和哥哥巴拉拉摩后来一起逃到科克拉城,并在那里长大。
克里须那小时非常淘气,有一次他打破牛奶瓶,被继母雅秀达斥骂,并被绑在一个石臼上,谁知他却拖着这个石臼,一步步地走到两棵大树之间,把大树撞倒还连根拔起。
耶母那河中,住着一只有五个头的龙王卡里耶,它所喷出的毒,令附近居民无法忍受,克里须那大战这五头龙,还把它击败。又有一次,克里须那偷了在河里洗澡的牧牛女的衣服,还把这些衣服藏在树上,直到女孩子们光着身子上岸找不到衣服,求他归还时,才丢还给她们,他就是这样地爱恶作剧。
又有一次,牧牛人在准备祭祀掌管降雨的因陀罗神时,克里须那连家畜及山岳也一并祭祀,因陀罗神大怒,降下大雨来。牧牛人受困于大雨,只好向克里须那求助,克里须那力大无穷,拔起科婆达山,用一根手指顶着,遮住天空,让牧牛人不再受大雨为患的威胁。
克里须那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牧牛人,当然成为牧牛女们思慕的对象,他身体黝黑健壮,常穿一件黄色的衣服,手执横笛,在
克里须那偕同哥哥巴拉拉摩一起到了都城,大发神勇,终于杀了甘沙王,后来,克里须那受到敌人雅婆那的攻击,向西印度的克伽拉特海岸撤退,并在那儿建立德婆拉卡城 (据说这个城后来沉没海中)。克里须那在这里和毗达巴国公主鲁克蜜妮结婚,不过据说后来他娶了一万六千个妻子,还生了十八万个子女。
克里须那后来不但杀了恶魔那拉卡,还力战天界的因陀罗神,并在儿子亚尼鲁达结婚时,大战魔族的王巴那,神勇无比,简直举世无变。
有一次,克里须那因触怒贤者多帕萨斯,受到他的诅咒,并被预言将会因脚掌受伤而死。果然,有一次克里须那在森林里,正盘腿沉湎于冥想时,被一个老猎人所发的箭射中脚掌,猝然而死。据说,克里须那死后被众神迎往天界去了。
帝释天是最早侵入印度从事游牧的雅利安人的神。他是雷神,给干燥听牧场送来雨水。他是丰产之神,是人类的朋友。他用他的槌子创造了宇宙。他杀死龙,杀死巨人,杀死人类的敌人。下面是帝释天战胜旱魔的传说。
经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天后,大地晒得干燥,渴望着雨水。河流都浅了,许多山溪已经干了。人和兽都疲乏无力,在难堪的炎热气候中等候解救。他们还面临着饥荒的威胁。在这时,天上起了重重的乌云,狂风呼啸,电光闪闪,雷声轰轰;接着来了倾盆大雨。山溪又流下洪水来,江河的水大涨。帝泽天已经和旱魔打过仗了,他打破他们的城堡的围墙,放出了那些关在城堡里的“云牛”,这些云牛是给人类营养的。干枯的牧场变成绿色了,野草长得很快。水稻得到了丰收。
根据 《吠陀》 的神话,帝释天在生下来以后立刻就打了他的第一次大胜仗。旱魔夫利特拉是一条龙,它在它山上的城堡里关着许多 “云牛”,这些云牛是他用雅利安侵略者惯常的方式掠夺来的。人类恳求光辉的天神们 (世界的保护者) 求他们:
“谁能怜悯我们?
谁能解救我们?
谁能帮助我们出苦境?
我们大家商议,
惟有请上天开恩。
啊,光辉的天神们,
只有你们大慈大悲能救人。
我们的心像鸟一样,
鼓着翅膀飞向你们。 ”
帝释天听到了人类的祈祷,勇敢地站住来,表示愿意为人类作战。他一下子抓住了天神们的酒瓶,把那醉人的琼浆深深地喝
了一口。然后他拿起了他的 “雷石”,这块雷石是天上的工匠特
旱魔以为它自己是刀枪所不能伤害的,但是帝释天掷出他的武器去,立刻就发现了这龙的蜿蜒身躯的能受刀枪的部分。他杀死了这龙,龙弯曲着躺在他面前。这时洪水暴发,把龙的尸体走,冲到那永远黑暗的海里去。帝释天非常高兴,叫道:
飞驰的马鲁特兄弟啊,
我已经杀死了夫利特拉!
我凭自己的力气杀旱魔,
做的事业多么伟大!
我放出天上的霹雳,
雨水便潺潺地降下。
地球上崇敬天神的人都很欢喜,牧师便唱一曲赞美歌,歌颂帝释天:
帝释天功绩巍然,
让我来歌颂一番!
他第一个拿起 “雷石”,
和恶毒的妖龙作战。
他降下了甘霖,
使山溪流出玉泉。
天国的工匠造出神妙的武器,
帝释天提着它奔向妖龙那里。
他打击了旱魔,
使得雨水降落大地。
山洪犹如牛群吼叫,
滚滚地一直冲向海里。
帝释天喝了天国的琼浆,
增加了勇气和力量。
他拿起天神的武器,
狠狠地刺杀这第一个龙王。
恶龙的尸体落入山洪,
据说,人类的祖先马努有一天马努有一天早上在舀水时,一尾鱼跳入他手中,这尾鱼抬头向他说:“不久将发生大洪水,所有的生物都将死绝,你可以把我饲养起来,届时让我救你。 ”
马努依鱼的话,造了一个池子养这尾鱼。鱼逐渐长大之后,就把它放到大海中去,这时鱼告诉他在那一年将会发生大洪水,并告诉他要准备一条船,到时要与它寸步不离,说完了这话后,鱼就随波而去了。不久,正如鱼预告一般,发生了大洪水。马努乘着船,贴近鱼,并将一条大绳系在它的须上。鱼拖着船游向北方的山 (喜马拉雅山),拖曳之中,水势似乎逐渐下降;然而大水淹没所有的生物,如今马努可以说是独自活在世上了。
马努不断苦行,期望有子孙,将各种供物供在水中以行祭拜。一年之后,水中出现一女。弥德拉与婆那两神向那女儿问道:
“你是谁?”
这女子答道:“我是马努的女儿。”
两神命令她道:“归我们所有吧!”
这女子却答:“我归生我的人所有。” 说着,就跑向马努面前去。马努问她:
“你是谁?”
这女子答:“我是由你供在水中的供物生出来的,是你的女儿,请在祭祀时利用我,如此一来你就可以子孙绵衍,拥有数不尽的家畜。”
马努正渴望有子孙,于是与她一起继续苦苦修行,由于这女子的帮助,他终于如愿以偿地生下了子孙 (人类)。
印度的两大史诗产生于公元前 4 世纪,定型于公元 4 世纪。这期间,印度政治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列国争霸,王朝更迭,婆罗门和刹帝利也矛盾重重,但为了帝国的统一和国家的强盛,上层阶级开始互相协调,例如婆罗门与刹帝利开始互通婚姻,不过这种通婚只限于婆罗门的男性与刹帝利的女性,他们所生的男性被称为“苏多”阶层,在王室中享有中等地位,往往担任帝王的御者和歌手,两大史诗就是苏多们颂扬古今帝王的产物。
从严格意义上说,两大史诗都是历史传说和英雄传说史诗,虽夹杂着吠陀时期的许多神祗,但主要人物都是帝王将相和民族英雄,神不过是他们的助手。从神话方面看,史诗时期的神祗地位与吠陀时代已很不相同,原来至高无上的因陀罗大神在史诗中显得暗淡无光,而毗湿奴在史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婆诃婆罗多》中以黑天出现,又是《薄伽梵歌》的主角;在《罗摩衍那》中,罗摩四兄弟是他的化身。可见史诗时期的神话不过是颂扬帝王英雄的佐料。 志向名言 www.mrmy.org/mingrenmingyan/zhixiang/
《摩诃婆罗多》收有 18 篇故事,每篇故事中还有一些插话,包括神话、颂歌、寓言等,许多插话篇幅很长,结构完整,几乎可独立成章,史诗讲述了印度俱卢族与般度族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展开的斗争经历。古印度婆罗门人把婆罗多族视为自己的祖先,后来婆罗多族分成了俱卢和般度两族,这部史诗即是通过作者毗耶娑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两族分争和统一的故事。“摩诃婆罗多”即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之意。
由于人们至今无法考证史诗内容的真实性,所以一般认为这只是一部历史传说。书中的作者毗耶娑也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人物,或仅仅是原始诗歌的作者。因为《摩诃婆罗多》经过了八百来年的成书过程,它一开始取名《胜利之歌》,后来又演变成《婆罗多》,最后才扩展为长达十万颂的宏伟史诗。其真正的作者应该为众多的“苏多”(歌手)。
史诗一开始先讲述象城福身王爱上了渔家女贞信,他们结合后生下两个儿子,儿子先后继承了王位,但他们死后没有留下子嗣,于是贞信就找来自己的私生子毗耶娑,让他与儿子的遗霜生下儿子,一个叫持国,一个叫般度。持国天生眼瞎,他与甘陀利结婚,生下难敌等百子;般度继承王位,与贡蒂和玛德利生下坚战等五子。他们分别成为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前一族称俱卢族,后一族称般度族。而毗耶娑则隐居森林,从此他目睹了持国百子与般度五子的斗争。
般度死后,持国执政,但他已年老力衰,他见般度之子坚战公正、仁慈、勇敢,便选他继承王位,这引起自己的长子难敌的不满,从此两族纷争开始。难敌先设计了一座易燃紫胶宫,邀般度五兄弟前往,欲置之于死地,但般度五兄弟幸免于难,逃往森林。后来般度五子****做了黑公主共同的丈夫,当身份暴露后被般庶罗国王扣压。这引起持国的生气,他召般度五兄弟回来,并分给们一半国土。在坚战的带领下,他们五兄弟又建成天帝城,政绩辉煌。难敌看见,又设计赌博的骗局来罚治他们,他从中夺取了般度五兄弟的国土。十三年后,般度五兄弟要求收回失土,难敌哪肯交出,于是双方交战般度族得多门城黑天(毗湿奴大神)的支持,经十八天的大战,终于战胜俱卢族。不料俱卢族残剩的三个战士竟连夜偷袭了般度族,只有黑天和坚战五兄弟幸免。以后持国让坚战继承王位,坚战统治三十六年后,得知黑天逝世后,就决定把王位传给般度族唯一的后嗣阿周那的孙子受验,他则带领四个兄弟和黑公主等也升入天国。
以上讲述的只是《摩诃婆罗多》的中心故事。它颂扬了坚战为代表的正义力量,而谴责以难敌为首的****势力。这部史诗明显反映出当时印度列国争霸,王位交替的历史,其中众英雄的英勇事迹和传说则为帝王将相提供了榜样。同时随着国家的完善,刹帝利为代表的武士阶级其地位也日益上升,因而苏多们创作这些史诗完全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为此史诗流传甚广,影响巨大。
婆罗多王国位在恒河与耶母那河的上游,婆罗多王的子孙中有一个名叫克鲁的王,这个王的子孙就称为克鲁族,统治婆罗多王国甚久,以至后来克鲁族竟成为婆罗多族的代表,其王国被称为克鲁鲁歇特拉 (克鲁的国土),这场最后的激战就以此处为战场:
从前有一位名叫巴拉夏拉的修士,当他一眼见到由鱼腹生出来,被渔夫一手带大的美女莎蒂耶婆蒂时,就情不自禁地爱上她,一心一意要娶她为妻,这个女孩子虽应许嫁他,但要他答应一个条件,就是当他们婚后生下第一个儿子时,必须让她恢复原来的形体,而且约定要除去自己身上的鱼腥味。谈妥条件之后,两人就结了婚,不久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据说就是撰述这个故事的毗耶萨。他虽历经长时间的苦修而成为一名修士,不过当他要离开母亲去修行时,与母亲约好,只要母亲想见他,他随时都会回来。
克鲁国国王香达奴娶恒河女神为妃,生了王子毗舒摩。但当他有一天见到莎蒂耶婆蒂时,立刻惊为天人,也想娶她为妃。
渔夫们对国王说,如果王娶莎蒂耶婆蒂为妃,两人所生的儿子就得继承王位,国王听了这话,大感烦恼。
不过,毗舒魔王子知道这件事之后,自愿放弃王位的继承权,并誓言终生不娶。王因此娶莎蒂耶婆蒂为妃,生了两位王子,即吉德兰伽达和毗吉德拉维利亚。
香达奴国王死后,不久吉德兰伽达也战死,由毗吉德拉维利亚即王位,但他也遗下两名王妃而过世,母后莎蒂耶婆蒂惟恐香 火断绝,她要毗舒摩娶这两位年轻新寡的王妃,以绵衍子孙,但 毗舒达摩以曾立誓不娶为由,拒绝了这个安排。于是莎蒂耶婆蒂 经就想起她和巴拉夏所生的儿子毗耶萨,当她正想着时,毗耶萨立 刻出现在她眼前。
毗耶萨生来非常丑陋,又由于苦行的煎熬,模样简直不堪入目,而且还全身散发着一种恶臭,当他接近第一个王妃时,她不由得闭上眼睛,因为这个缘故,她所生的儿子两眼全瞎,这个孩子名叫德利达拉舒特拉。第二个王妃见到毗耶萨的模样,立刻变得苍白无血色,因此她的儿子被命名为邦多,意即 “苍白”。而这两名王妃所生的儿子们之间的争战,便成为 “摩诃婆罗多” 的
瞎眼的德利达拉舒特拉长大之后,娶甘达丽为妃,生了多犹达那等一百位王子,这些王子性情都很乖僻,他们被称为高拉巴,意即 “克鲁的子孙”。邦多娶了两名妻子,即普丽达 (又名庚蒂) 和摩德丽。庚蒂生了犹狄舒蒂拉、阿尔朱那、毗摩三位王子,摩德丽生了孪生子那克拉和萨哈德巴。这五位王子被称为邦达巴,意即 “邦多的儿子”。他们都是活跃在印度神话故事中的勇士。
1、被箭射伤的鸟拉封丹寓言2、激流和河流拉封丹寓言3、苍蝇和蚂蚁拉封丹寓言4、两只鹦鹉、国王和他儿子拉封丹寓言5、人和自己的影像拉封丹寓言6、多头龙和多尾龙拉封丹寓 ..
1、化妆盒的故事童话故事2、向日葵和太阳童话故事3、幸福像花儿一样童话故事4、丑陋的背后童话故事5、粉红鸭童话故事6、雪兔子童话故事7、小鸡误会小猪了童话故事8、狐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