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杀了曹爽,过了两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职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马师。有人曾经劝曹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没有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曹芳废了,另立魏文帝曹丕的一个孙子曹髦。
秦军在巨鹿打了败仗,可章邯还有二十多万人马驻在棘原。他上了一份奏章,向朝廷讨救兵。二世和赵高不但不发救兵,反而要查办章邯。章邯怕赵高害他,只好率领部下向项羽投降了。
章邯投降的消息到了咸阳,秦王朝内部也发生了混乱。
那时候,秦朝的权完全操在赵高手里。赵高害死了李斯以后,知道大臣中有人不服他。有一次他牵着一只鹿到朝堂上,当着大臣们对二世说:“我得到了一匹名贵的马,特来献给陛下。”
二世虽然是个糊涂虫,是鹿是马还分得清。他笑着说:
“丞相别开玩笑,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马呢?”
赵高绷着脸说:“怎么不是马?请大家说说吧。”
二世就问大臣们。不少人懂得赵高的用意,就附和着说:
“是匹好马呀!”
也有的害怕赵高,不吭声:只有少数大臣说是鹿。
没过几天,那几个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找个借口办了罪。
打那以后,宫内宫外大小官员都害怕赵高,再没有人在二世面前说赵高的不是了。
公元前206年,刘邦的人马攻破了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离咸阳不远了。二世吓得直打哆嗦,连忙派人叫赵高发兵去抵抗。赵高知道不能再混下去,就派心腹把二世逼死。
赵高杀了二世,召集大臣们对他们说:“现在六国都已恢复了,秦国不能够再挂个皇帝的空名,应该像以前那样称王。我看二世的侄儿子婴可以立为秦王。”这些大臣不敢得罪赵高,只好同意。
子婴知道赵高杀害二世,想自己做王,只是怕大臣们和诸侯反对,才假意立他为王。他和他两个儿子商量好,到即位那天,子婴推说有病不去,趁赵高亲自去催子婴的时候,就把赵高杀了。
子婴杀了赵高,派了五万兵马守住峣关(今陕西商县西北)。刘邦用张良的计策,派兵在峣关左右的山头插上无数的旗子,作为疑兵;另派将军周勃带领全部人马绕过峣关正面,从东南侧面打进去,杀死守将,消灭了这支秦军。
刘邦的军队进了峣关,到了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秦王子婴带着秦朝的大臣来投降了。子婴脖子上套着带子(表示请罪),手里拿着秦皇的玉玺、兵符和节杖,哈着腰等在路旁。
刘邦手下的将军主张把子婴杀了,但是刘邦说:“楚怀王派我攻咸阳,就因为相信我能待人宽厚;再说,人家已经投降,再杀他不好。”说完,他收了玉玺,把子婴交给将士看管起来。
这样,秦始皇建立起来的强大的王朝,仅仅维持了十五年,就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灭亡了。
刘邦的军队进了咸阳,将士们纷纷争着去找皇宫的仓库,各人都拣值钱的金银财宝拿,闹得乱哄哄的。只有萧何不希罕这些东西,他先跑到秦朝的丞相府,把有关户口、地图等文书档案都收了起来,保管好。
刘邦在将士陪同下,来到了豪华的阿房宫。他看见宫殿这么富丽,幔帐、摆设儿好看得叫人睁不开眼睛。还有许许多多的美丽的宫女。他在宫里呆了一会,心里迷迷糊糊的简直不想离开了。
这时候,他的部将樊哙(音kuài)闯了进来,说:“沛公要打天下,还是要当个富翁呀?这些奢侈华丽的东西,使秦朝亡了,您还要这些干么?还是赶快回到军营里去吧!”
刘邦不听他的话,说:“让我歇歇吧。”
恰巧张良也进来了,听到樊哙的话,对刘邦说:“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樊哙的话说得很对呀,希望您听从他的劝告。”
刘邦是一向很信任张良的,听了他的话,马上醒悟过来,吩咐将士封了仓库,带着将士仍旧回到灞上。
接着,刘邦召集了咸阳附近各县的父老,对他们说:“你们被秦朝的残酷的法令害苦了。今天,我跟诸位父老约定三条法令:第一,杀人的偿命;第二,打伤人的办罪;第三,偷盗的办罪。除了这三条,其他秦国的法律、禁令,一律废除。
父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必惊慌。”
刘邦还叫各县父老和原来秦国的官吏到咸阳附近的各县去宣布这三条法令。
百姓听到了刘邦的约法三章,高兴得了不得。大伙儿争先恐后地拿着牛肉、羊肉、酒和粮食来慰劳刘邦的将士,刘邦好言好语地劝他们把这些东西拿回去,他说:“粮仓里有的是粮食,不要再让你们费心了。”
打那时候起,刘邦的军队在关中的百姓中留下了好的印象,人们都巴不得刘邦能留在关中做王。
苻坚在王猛生前对王猛是言听计从的,但是他却没有听王猛临死留下的忠告。
王猛认为前秦的敌手是鲜卑人和羌人,但是苻坚却十分信任从前燕来投奔他的鲜卑贵族慕容垂和羌族贵族姚苌(音cháng)。王猛劝他不要进攻东晋,但苻坚却把东晋当作唯一的敌人,非把它消灭不可。
王猛死后的第三年,苻坚就派他的儿子苻丕和慕容垂、姚苌等带了十几万大军,分兵几路进攻东晋的襄阳。守襄阳的晋将朱序坚决抵抗。秦兵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把襄阳攻了下来。
苻丕把朱序俘虏了,送到长安。苻坚认为朱序能够为晋国坚守襄阳,是个有气节的忠臣,把他收在秦国做个官员。
苻坚接着又派兵十几万从襄阳向东进攻淮南。东晋守将谢石、谢玄率领水陆两路进攻,把秦兵打得一败涂地。
但是,苻坚不肯就此罢休。到了公元382年,他认为准备成熟,就下决心大举进攻东晋。
这一年十月,苻坚在皇宫里的太极殿召集大臣商量。苻坚说:“我继承王位到现在已快三十年。各地的势力差不多都平定了。只有盘踞在东南的晋国,还不肯降服。现在,我们有九十七万精兵。我打算亲自带领去讨伐晋国,你们认为怎么样?”
大臣们纷纷表示反对。大臣权舆说:“晋国虽然弱小,但是他们的国主还没犯什么大错,手下还有像谢安、桓冲那样的文武大臣,团结一致。咱们要大举攻晋,恐怕不是时候。”
苻坚听了权舆的话,拉长了脸很不高兴。另一个武将石越说:“晋国有长江作为天然屏障,再加上百姓都想抵抗,只怕我们不能够取胜。”
苻坚更加生气,他大声说:“哼,长江天险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的军队那么多,大家把手里的马鞭子投到长江里,也可以把长江的水堵塞。他们还能拿什么来做屏障。”
大伙儿议论了半天,没有一个结果。苻坚不耐烦地说:
“你们都走吧。还是让我自己来决断。”
大臣们看见苻坚发火,只好一个个退出宫殿。最后,只有他弟弟苻融还留在殿上。
苻坚把苻融拉在他的身边,说:“自古以来,决定国家大计的,总是靠一两个人。今天,大家议论纷纷,没有议出个结果来。这件事还是咱们两人来决定吧。”
苻融心情沉重地回答说:“我看攻打晋国确有许多困难。再说,我军连年打仗,兵士们也已经精疲力乏,不想再打。今天这些反对出兵的,都是陛下的忠臣。希望陛下采纳他们的意见。”
苻坚没料到苻融也会反对他,马上沉下脸来,说:“连你也会说出这种丧气的话来,真叫人失望。我有精兵百万,兵器、粮草堆积如山,要打下晋国这样残余敌人,哪有不胜的道理。”
苻融看见有苻坚这样一意孤行,急得差不多要哭起来。他苦苦劝告苻坚说:“现在要打晋国,不但没有必胜的希望,而且京城里还有许许多多鲜卑人、羌人、羯人。陛下离开长安远征,要是他们起来叛乱,后悔也来不及了。陛下难道忘记王猛临终前讲的一番话吗!”
打那以后,还有不少大臣劝苻坚不要攻晋。苻坚一概不理睬。有一次,京兆尹慕容垂进宫求见。苻坚要慕容垂谈谈他的看法。慕容垂说:“强国吃掉弱国,大国并吞小国,这是自然的道理。像陛下这样英明的君王,手下有雄师百万,满朝是良将谋士,要灭掉小小晋国,不在话下。陛下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就是,何必去征求许多人的意见呢。”
苻坚听了慕容垂的话,高兴得眉开眼笑,说:“看来,能和我一起平定天下的,只有你啦!”说着,马上吩咐左右拿五百匹绸缎赏给慕容垂。
经过慕容垂一怂恿,苻坚兴奋得连晚上都睡不着觉。他的妃子张夫人听到朝廷内外很多人不赞成出兵,也好言好语劝他。苻坚说:“打仗的事,你们女人家别管。”
苻坚最宠爱的小儿子苻铣,也劝苻坚说:“皇叔(指苻融)
是最忠于陛下的,陛下为什么不听他的话?”
苻坚冷淡地说:“天下大事,孩子别乱插嘴。”
苻坚拒绝了大臣和亲人的劝说,决心孤注一掷,进攻东晋。
他派苻融、慕容垂充当先锋,又把姚苌封为龙骧将军,指挥益州、梁州的人马,准备出兵攻晋。
慕容垂的两个侄儿偷偷地跟慕容垂说:“皇上骄傲得过分了。看来,这次战争,倒是我们恢复燕国的好机会呢!”
项梁在整顿了军队以后,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打败了秦朝大将章邯。项羽、刘邦带领另一支队伍,杀了秦将李由。项梁骄傲起来,认为秦军没有什么了不起,放松了警惕。章邯重新补充了兵力,趁项梁不防备,发动了猛烈的反扑。项梁在战斗中被杀了。项羽、刘邦也只好退守彭城。
章邯打败项梁,认为楚军大伤元气,就暂时撇开黄河以南这一头,带领秦军北上进攻赵国(这个赵国不是战国时代的赵国,而是新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权),很快就攻下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歇逃到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
章邯派秦将王离把巨鹿包围起来,自己带领大军驻扎在巨鹿南面的棘原。他还在棘原和巨鹿之间修筑了一条粮道,给王离军运送粮草。
赵王歇几次三番派人向楚怀王求救。当时,楚怀王正想派人往西进攻咸阳。项羽急于想为叔父报仇,要求带兵进关。
怀王身边有几个老臣暗地对怀王说:“项羽性子太暴躁,杀人太多;刘邦倒是个忠厚人,不如派他去。”正好赵国来讨救兵。楚怀王就派刘邦打咸阳,另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带领二十万大军到巨鹿去救赵国。
宋义带领的大军到了安阳(今河南安阳东南),听说秦军声势浩大,就命令楚军停了下来,想等秦军和赵军打上一阵,让秦军消耗掉一部分兵力,再进攻过去。
宋义按兵不动,在安阳一停就是四十六天。项羽耐不住性子,去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鹿,形势这样紧急,咱们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里外夹击,一定能够打败秦军。”
宋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他又对项羽说:“上阵跟敌人交锋,我比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里出个计策,你就比不上我了。”
他还下了一道命令:“将士中如有不服从指挥的,就得按军法砍头!”
这道命令明明是针对项羽的,项羽气得要命。这时候已经是十一月的天气,北方天冷,又碰着大雨。楚营里军粮接济不上,兵士们受冻挨饿,都抱怨起来。
项羽说:“现在军营里没有粮食,但是上将军却按兵不动,自己喝酒作乐,这样不顾国家,不体谅兵士,哪里像个大将的样子。”
第二天,项羽趁朝会的时候,拔出剑来把宋义杀了。他提了宋义的头,对将士说:“宋义背叛大王(指楚怀王),我奉大王的命令,已经把他处死了。”
将士们大多是项梁的老部下,宋义在将士中本来没有什么威望。大伙见项羽把他杀了,都表示愿意听项羽指挥。
项羽把宋义被处死的事,派人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虽然很不满,也只好封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了宋义以后,先派部将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人做先锋,渡过漳水,切断秦军运粮的道,把章邯和王离的军队分割开来。然后,项羽率领主力渡河。
渡过了河,项羽命令将士,每人带三天的干粮,把军队里做饭的锅子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只全凿沉了(文言叫做“破釜沉舟”,釜就是锅子),对将士说:“咱们这次打仗,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把秦兵打退。”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越打越勇。一个人抵得上十个秦兵,十个就可以抵上一百。经过九次激烈战斗,活捉了王离,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当时,各路将领来救赵国的有十几路人马。可是他们害怕秦军强大,都扎下营寨,不敢跟秦军交锋。这回儿,听到楚军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挤在壁垒上看。他们瞧见楚军横冲直撞杀进秦营的情景,吓得伸着舌头,屏住了气。赶到项羽打垮了秦军,请他们到军营来相见的时候,他们都跪在地下爬着进去,连头也不敢抬起来。
大家颂扬项羽说:“上将军的神威真了不起,自古到今没有第二个。我们情愿听从您的指挥。”
打那时候起,项羽实际上成了各路反秦军的首领。
王叔文实行改革的时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还有不少大臣嫌王叔文地位低,办事专断,也对他不满,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都纷纷攻击王叔文。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官员,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党。宪宗下了诏书,把韦执谊等八个人一律降职,派到边远地方当司马(官名),历史上把他们和王叔文、王伾合起来称作“二王八司马”。
“八司马”当中,有两个是有名的文学家,就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柳宗元擅长散文,刘禹锡善于写诗,两个人又是很要好的朋友。这一回,柳宗元被派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刘禹锡被派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永州和朗州都在南边,离开长安很远,那时候还是荒僻落后的地区。要是换了一些想不开的人,心情是够难受的。幸好他们都是很有修养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作为是正直的,失败了也不那么懊丧。到了那里,除了办公以外,常常游览山水,写写诗文。在他们的诗文中,常常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也反映了一些人民的疾苦,像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就是在永州写的。
两个人在那里一住就是十年。日子一久,朝廷里有些大臣想起他们来,觉得这些都是有才干的人,放在边远地区太可惜了,就奏请宪宗,把刘禹锡、柳宗元调回长安,准备让他们留在京城做官。
刘禹锡回到长安,看看长安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朝廷官员中,很多新提拔的都是他过去看不惯、合不来的人,心里很不舒坦。
京城里有一座有名的道观叫玄都观,里面有个道士,在观里种了一批桃树。那时候正是春暖季节,观里桃花盛开,招引了不少游客。有些老朋友约刘禹锡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刘禹锡想,到那里去散散心也不错,就跟着朋友们一起去了。
刘禹锡过了十年的贬谪生活,回到长安,看到玄都观里新栽的桃花,很有感触,回来以后就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的诗本来挺出名,这篇新作品一出来,很快就在长安传开了。有一些大臣对召回刘禹锡,本来就不愿意,读了刘禹锡的诗,就细细琢磨起来,里面到底有什么含意。也不知道哪个说,刘禹锡这首诗表面是写桃花,实际是讽刺当时新提拔的权贵的。
这一下子可惹了麻烦,唐宪宗对他也很不满意。本来主张留他在京城的人也不便说话了。刘禹锡又被派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市)去做刺史。刺史比司马高一级,似乎是提升,但是播州地方比朗州更远更偏僻,那时候还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呢。
刘禹锡家里有个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需要人伺候:如果跟着刘禹锡一起到播州,上了年纪的老人受不了这个苦。
这可叫刘禹锡太为难啦!
这时候,柳宗元在长安也呆不住了,朝廷把他改派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得知刘禹锡的困难情形,决心帮助好朋友。他连夜写了一道奏章,请求把派给他柳州的官职跟刘禹锡对调,让他到播州去。
柳宗元待朋友一番真诚,使许多人很受感动。后来,大臣裴度也在唐宪宗面前替刘禹锡说情,宪宗总算答应把刘禹锡改派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以后,刘禹锡又被调动了好几个地方。过了十四年,裴度当了宰相,才把他调回长安。
刘禹锡重新回到京城,又是暮春季节。他想起那个玄都观的桃花,有心旧地重游。到了那里,知道那个种桃的道士已经死去,观里的桃树没有人照料,有的被砍,有的枯死了,满地长着燕麦野葵,一片荒凉。他想起当年桃花盛开的情景,联想起一些过去打击他们的宦官权贵,一个个在政治争斗中下了台,而他自己倒是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想到这里,他就又写下了一首诗,抒发他心里的感慨,诗里说: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一些大臣听到刘禹锡写的新诗,认为他又在发牢骚,挺不高兴,在皇帝面前说了他不少坏话。过了三年,又把他派到外地当刺史去了。
孙权占了荆州,杀了关羽,怕刘备报复,就派使者给曹操送了封信,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并且劝曹操顺应天命,趁早即位称帝。
1、埃及神话名称简介(解释)-3埃及神话2、天地之初埃及神话3、埃及神话名称简介(解释)-5埃及神话4、拉神的传说埃及神话5、埃及王子复仇记埃及神话6、埃及神话名称简介(解释)-1 ..
1、感人故事:幼时爱犬感人小故事2、感人故事:真诚的谎言感人小故事3、胡大树 许你一辈子幸福感人小故事4、感人故事:带着心灵上的满足远行感人小故事5、感人微故事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