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边,傲立着一棵梧桐,个儿高高的,腰儿粗粗的,叶儿绿绿的。
梧桐树向鸟儿发出邀请,希望鸟儿们把家都安在自己身旁。高大、粗壮的梧桐不是一个安全、理想的幸福港湾的象征吗?
梧桐树举行记者招待会,它上了《植物天地》杂志的封面,杂志还发表了专题报道 《一个耸入云际的神话》。
梧桐忘乎所以了,它以群林领袖自居,对别人动辄嘲笑或训斥。
风来了,梧桐的叶儿,哗哗作响,这是梧桐树在发表它的动人演说: 身壮不怕困难压,任你东南西北风。 在它旁边,一棵竹子被风刮得压弯了腰,梧桐树嘲笑道: 怎么这般娇嫩,小家伙,坚强些,像我一样。 梧桐挥了挥它巨大的手臂。
雨来了,梧桐陶醉在雨中,高大的身材愈发雄伟。
忽一日,风狂雨急, 轰 的一声巨响,梧桐倒下去了,一向洋洋得意的它瘫在地上,还砸坏了许多东西。
小鸟、山雀飞过来,它们准备把家迁过来,十分惊讶: 怎么高大伟岸的梧桐树说倒就倒了呢?
一只正在梧桐树根部瞧究竟的蚂蚁接过话茬: 梧桐树筋骨全部腐烂了,当然经不起风雨。
根部腐烂了,不管外表多么伟岸,不管演说多么慷慨激昂,倒下是它的必然命运。
一棵棵大树被人们砍倒,用来造桥、建房、做家俱。
一株小草看见了,很羡慕,总想也长成大树。它努力汲取着大地母亲营养,可是一年年过去了,它依旧还是一株小草。
“ 也许,是我得到的阳光太少吧。”小草很自卑,很难过。
太 阳公公知道了小草的想法,就说:“傻孩子,我的光和热对大自然的一切生物都是公平的。你的种子只是小草,怎么可能长成大树呢?作为小草,你的一生都在努 力。看你和伙伴们长多么茂盛啊!你们给牛羊带来了美味的食物,为绿化环境、保持水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你应该为自己的一切感到高兴、感到自豪才对 啊!”
这株小草虽然长得不起眼,但是它却得到了太阳的肯定,那是因为它的一生都在努力。
两位武士走到同一棵树下。第一位武士说在树下看到了金色的盾牌,第二位武士则说他看到的是银色的盾牌, 两人为此争吵不休,厮杀了几天也分不出胜负。当他们累得坐在地上喘息时,才发现:盾牌的一面是金色的,另一面是银色的,原来,这是个双面盾牌。
----------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敞开心扉接受别人的观点,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
铁匠家养了一只狗,这狗除了吃饭之外,就是躺着睡觉,从来不看家护院。铁匠端碗吃饭,特别是有骨头的时候,狗对主人摇着尾巴,立刻跑过来,显得亲亲热热。
我算看清楚了! 铁匠对狗说, 吃饭的时候,不用我叫你,你准时上桌;看家可不见你的影子!我的铁锤叮咚声震不醒你,我吃饭,牙齿嚼东西声,你却听得一清二楚!你这游手好闲的家伙,你本来是干活的仆人,却像一位懒散的爵爷!
狗说: 我怎么是爵爷?我为了不干活,命运使我成为一条狗,而不是一头驴。
那好,爵爷先生, 铁匠说, 请你离开我家,到别处看看命运去吧!
狗真走了,到各处闯荡。在别处,夜里他看门护院,一宿也不合眼;在这里跟着为盲人引路的童子和卖艺的舞蹈家,在那里,在烤烧旋盘里奔跑,却尝不到一口肉。最后,狗终于明白,幸运不会像我们期望的那样落在头上。
齐威王的相国邹忌长得相貌堂堂,身高8尺,体格魁梧,十分漂亮。与邹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长得一表人才,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
一天早晨,邹忌起床后,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信步走到镜子面前仔细端详全身的装束和自己的模样。他觉得自己长得的确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于是随口问妻 子说: 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更漂亮?
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边帮他整理衣襟,一边回答说: 您长得多漂亮啊,那徐先生怎么能跟您比呢?
邹忌心里不大相信,因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认的美男子,自己恐怕还比不上他,所以他又问他的妾,说: 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些呢?
他的妾连忙说: 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来访,邹忌陪他坐着聊天,想起昨天的事,就顺便又问客人说: 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 客人毫不犹豫地说: 徐先生比不上 您,您比他漂亮多了。
邹忌如此作了三次调查,大家一致都认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邹忌是个有头脑的人,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
恰巧过了一天,城北徐公到邹忌家登门拜访。邹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气宇轩昂、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两人交谈的时候,邹忌不住地打量着徐公。他自觉自己 长得不如徐公。为了证实这一结论,他偷偷从镜子里面看看自己,再调过头来瞧瞧徐公,结果更觉得自己长得比徐公差。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反复地思考着这件事。既然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什么妻、妾和那个客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后,他总算找到了问题的结 论。邹忌自言自语地说: 原来这些人都是在恭维我啊!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看起来,我是受了 身边人的恭维赞扬而认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在一片赞扬声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居于领导地位的人,更要有自知之明,才能不至于迷失方向。
岩石长年累月地经受风侵雨蚀,裂开了一道缝。一棵草的种子落到岩缝里来。
岩石说: 孩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我们太贫瘠了,养不活你啊!
种子说: 老妈妈,别担心,我会长得很好的。
经过阵阵春雨的滋润,种子从岩缝里冒出了嫩芽。
阳光爱抚地照耀着它,春风柔和地轻拂着它,雨露更不断地给予这不平凡的幼芽以最慈爱的关注和哺育。
小草渐渐生长了,长得很健康,很结实。
岩石高兴地说: 孩子,不错,你是倔强的,值得我们骄傲! 她用自己风化了的尘泥,把小草的根拥抱得更紧。
一个诗人走过,看见了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不禁欣喜地吟咏道:
呵!小草的生命多么顽强,
我要千百遍地赞美它!
小草谦逊地说: 值得赞美的不是我,是阳光和雨露,还有紧抱着我的根的岩石妈妈。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一个破庙,有一天,一个小和尚他来到庙里,看见庙里的水缸没水了,就挑来水倒满了水缸,还给观音瓶子里加满了水,干枯的杨枝终于恢复了生机。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高和尚。他渴极了,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让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他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于是两个人抬着一只水桶去山下取水,抬水的时候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要不不在中间,两个人就推来推去,谁都不想多出一点 力气。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恰好缸里没有水了。小和尚和高和尚让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放下水桶就立刻咕咚咕咚的大喝起来,两桶水被喝了个精光。
后来谁也不去挑水,从此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
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柳枝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打翻烛台,燃起了大火。和尚们慌了神,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 ,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
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自然也就有水喝了 。
三个和尚动画片
《三个和尚》是根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而成的,通过三个和尚没水吃、寺庙失火、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救火直至后来三人合作吊水的情节,既批评了“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社会上存在的落后思想,又提倡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社会新风尚,与现实生活紧密。
三个和尚的故事启示
三个和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一件事,如果没制度作保证,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小朋友们不要向三个和尚学习,一定要有责任感,共同出力。
古代的聪明人发明了一个天才的办法,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人而不使对方的面子下不来。你们知道,他们在人们面前举着一面神奇的镜子,把各色各样的动物和许多稀奇的东西都照出来,使人可以看出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图画。这些图画叫做寓言,当这些动物做了些聪明事或傻事的时候,人们都可以站在它们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寓言说这就是你呀!”这样,谁也不会觉得丢面子了。我现在举一个例子吧:
从前有两座大山,每座山顶上有一个古堡。在下边的山谷里有一只饥饿的狗在跑。它一边跑,一边嗅,看看有没有什么耗子或鹤鸦可吃。这时一个古堡里忽然吹起吃饭号来。狗立刻向山上跑,希望能得到一份饭食。不过当它跑到一半路的时候,号子就忽然停止吹了。这时另一个古堡里又有号声响起来。狗想:“在这里,恐怕我还没有跑到,大家就已经把饭都吃完了。可是在那里大家还不过刚刚开始吃饭。”于是它就赶快跑下来,又向另一座山上跑去。不过先前的号声又吹起来了,而第二个号声却忽然中止。狗马上又跑下来,向头一座山上跑。它这样不停地两边跑,直到两个号声都没有了为止。当然两个古堡里的饭也都吃完了。
现在请你想一想,古代的聪明人在这个寓言里表明了什么意思呢?那个在两边跑来跑去、跑到精疲力竭的傻瓜是谁呢?
这天旁晚,饿了几天的两只狐狸出洞觅食。
恰巧有只鸡进窝迟了,走在前面的狐狸快速地窜过去逮住了鸡。正要一口吞下去,“不能吃!不能吃!……”后面赶来的狐狸急忙大声阻止说。
“为什么不能吃?”“这鸡一定有病!”后面赶来的狐狸神秘兮兮地说。
“有什么病?”“没病这鸡怎么进窝迟了?……可得注意……小心吃了你……”后来的狐狸十分关心地说。
逮到鸡的那只狐狸只好放弃另到别处觅食。刚走几步一想不对,回头一看后来的狐狸早已把那只鸡吃得一干二净,高兴得咂着嘴巴。
“这鸡有病你怎么吃完了?”刚才逮住鸡得狐狸返回来问;“这鸡腿脚崴了,只不过一点小病!”吃完鸡的狐狸笑了笑说;逮鸡的狐狸看着吃完鸡的狐狸得意的神情,心里暗暗思忖半天,然后走了。
作者:山西省翼城县王庄中学翟信
邮箱:beidingzhai # sina.cn
乌鸦兄弟住在一个巢里,他们每天一起出去玩,一起去找好吃的,生活得是不亦乐乎。不过这个窝里只有他们兄弟俩,爸爸妈妈早已不在了。
有一天,它们忽然发现住的窝竟然破了一个洞。这老大懒懒地躺在那心想,嗯,破了个洞没什么,没什么,老二会去修的。
小乌鸦呢,他也躺在那懒懒的想着,哎呀, 这个窝破了个洞,是不是得去修呢?要修得多累呀,大哥一定会去修的,我相信老大会去修的。
就这样,大乌鸦和小乌鸦谁都没有去修,而那个洞呢,就这样风吹雨淋的变的是越来越大了。
总得有个人去修洞吧,看看这乌鸦兄弟俩是怎么办的呢?
大乌鸦还是躺在那懒懒地想着,嗯,这一下洞变大了,老二一定会去修的,难道这窝就这么破着?我相信他一定会去的,不用着急,不用着急,让我再睡一觉吧!
而小乌鸦呢,他也在那想着,嗯,这一下洞变大了,大哥一定会去修了,我想他肯定不能忍受住在一个这么破的窝里,不用着急,不用着急,大哥很快就会去修了。
结果呢,这兄弟俩又是谁也没去修。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直到到了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呼呼的刮着,大雪纷纷的下着。
这乌鸦兄弟俩都蜷[quán]缩在他们破的窝里,还哆嗦着叫着,冷啊!冷啊!可是俩人还是谁都不动。
大乌鸦想这么冷的天气,老二已经耐不住了,他很快……很快就去修了,再咬牙等等!
小乌鸦也同样想着,这么冷的天,大哥肯定会去修窝了。
可是他们俩依旧是谁也没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一些。
就这样,风越刮越凶,越下越大,结果呢,他们的窝就被风给吹倒了地上,而两只乌鸦兄弟就在窝里都被冻死了。
小朋友们,乌鸦兄弟的故事讲完了,这乌鸦兄弟原本是家里仅剩的一对亲人了,对吧,可是在他们的窝出现大洞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去修。因为他们总是担心自己去修洞会多付出劳动,会吃亏,所以呢,谁都不去,而最后的结果呢,你不去我也不去,这洞是越来越大,直到最后把两人都给冻死了。
生活当中有的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同样的一件事情你不想做,他也不想去做,但是总归需要有人做的吧,不然是不是就和乌鸦兄弟的下场一样呢?该怎么做?相信你已经明白了吧!
同时,我们想到一个词叫做担当,就是一个人特别有责任感,遇到别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能勇敢的站出来,所以呢,这种人是特别值得别人尊重。
七小编就特别喜欢有担当的人,有担当的人,一定不会像故事当中的大乌鸦和小乌鸦那样相互推脱的,小朋友们你愿意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吗?
有一天,人们乘船出海,天公不作美,海面掀起了狂风巨浪,船主一筹莫展,感到十分疲倦和烦躁。船夫们仍顶着风浪拼命地划船,累得几乎精疲力尽了。船主却严厉地对他们说:“你们再不划快点,我就用石头砸死你们。”其中一个船夫说:“但愿能到有石头的地方。”
这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时,要避重就轻,宁愿忍受小一点的危险,而躲避致命的危险。
天寒地冻,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在田野上。躲藏在麦田里的害虫们冻得受不了,个个咬牙切齿地咀咒着雪花。
“你这该死的家伙,怎么不远离我们些呢?”害虫们骂不绝口:“知道你的罪孽多么深重吗?你给大地带来可怕的严寒,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你永远不会受我们欢迎的。”
“这正是我的光荣和骄傲,可怜虫们。”雪花微笑着回答说:“如果受到你们欢迎,我可就糟了。你们危害农作物成长,我就是要置你们于死地,为来年夺取农业大丰收提供保障,这于我又何错之有呢?”
雪花并不理会害虫们的咒骂,继续飘落着,小麦在厚厚的棉絮下温暖地过冬,害虫纷纷被冻死。
来年春天冰雪融化了。雪水给小麦增加了养份。由于没有害虫的侵扰,小麦茁壮成长,这一年又是个好收成。
——有时候被人反对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关键要看是被谁反对,以及所被反对的是否有益于多数人。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故事出自十三世纪中国明代马中锡的《东田传》一书。
故事说,有一位书生东郭先生,读死书、死读书,十分迂腐。一天,东郭先生赶着一头毛驴,背着一口袋书,到到一个叫“中山国”的地方去谋求官职。 突然,一只带伤的狼窜到他的面前,哀求说:“先生,我现在正被一位猎人追赶,猎人用箭射中了我,差点要了我的命。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里,将来我会好好报答您的。” 东郭先生当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他看到这只受伤的狼很可怜,考虑了一下说:“我这样做会得罪猎人的。不过,既然你求我,我就一定想办法救你。”说着,东郭先生让狼蜷曲了四肢,然后用绳子把狼捆住,尽可能让它的身体变得小些,以便装进放书的口袋中去。
不一会儿,猎人追了上来,发现狼不见了,就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 东郭先生说:“我没有看见狼,这里岔路多,狼也许从别的路上逃走了。” 猎人相信了东郭先生的话,朝别的方向追去了。 狼在书袋里听得猎人的骑马声远去之后,就央求东郭先生说:“求求先生,把我放出去,让我逃生吧。” 仁慈的东郭先生,经不起狼的花言巧语,把狼放了出来。不料,狼却嗥叫着对东郭先生说:“先生既然做好事救了我的命,现在我饿极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让我吃掉你吧。”说着,狼就张牙舞爪地扑向东郭先生。
东郭先生徒手同狼博斗,嘴里不断对狼喊着“忘恩负义”。 正在这时,有一位农民扛着锄头路过,东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讲述自己如何救了狼,狼忘恩负义要 伤害自己的事,请农民评理。可是狼却一口否定东郭先生救过它的命。老农想了想说:“你们的话,我都不相信,这只口袋这么小,怎么可能装下一只大狼呢。请再装一下,让我亲眼看一看。” 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团,让东郭先生重新用绳子捆起来,装进了口袋里。老农立即把口袋扎紧,对东郭先生说:“这种伤害人的野兽是不会改变本性的,你对狼讲仁慈,简直太糊涂了。”说罢,抡起锄头,把狼打死了。狸猫故事网:
东郭先生恍然大悟,非常感谢农民及时救了他的命。
现在,“东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经成为汉语中固定词语,“东郭先生” 专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则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从小就听老师讲过也在许多的书上看到过,知道这个寓言的蕴意只是庆幸自己没有碰到过“中山狼”的这样的人。只是今年过年的时候一个可以说的上是很久没有联系的人来到家里拜年,让我当时就想到了小时候看到的这个故事。他真的和“中山狼”差不多。但是没有想到他居然会在自己发达之后给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也曾经是他一一伤害到的这些人来拜年。可以明确的说不是什么黄鼠狼给鸡拜年的那种不安分的想法,只是人的虚荣心的炫耀。
人这个动物真的很奇怪,甚至连狼都不如。可以说的上人是最下贱的动物,就是因为他们有着思想高智慧,所以有时候做出来的事情自以为很聪明或者是俗人的炫耀,可是在我的眼里你更是下贱更是让我瞧不起。让我觉得没有一点尊严。
以为只是几样东西就可以收买了以前对别人的伤害,想的太简单。这样所做在我的眼里只是用金钱来讨买自己的罪行更是让我所看不起的行为。如果他能一直保持原来的状态和关系的话,也许我还会从心里敬佩他,可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完全地地道道是一个让我从骨子里面看不起的人!
李白小的时候,学习不太认真,还没有完成学业就跑了。
半路上,他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坐在小河边,用劲磨一根碗口粗细的铁棒。他很奇怪,就走上去问:"老婆婆,你这是在干什么呢?"
老婆婆把脸上的汗水擦了擦,说:"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感到很好笑,说:"这么粗一根铁棒,你哪年哪月才能把它磨成一枚针呢?"
老婆婆信心十足地说:"只要功夫到家了,自然就可以成功了。"
李白听后,非常感动。于是,他马上回去继续学习,终于完成了学业,成了有名的大诗人。
寓意:要干成一件事,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原文:
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一老妪磨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妇曰:"功到自成耳。"白感其言,遂还读卒业,卒成名士。
虞 韶,生卒年不祥,元代人,编有童话读物《日记故事》。
春天来了,田野里草儿绿了,野花开了。
几个孩子蹦着跳着跑了过来,一只漂亮的风筝被他们带到了田野里。一阵风吹过,风筝稳稳地飞上天空。
“啊!天空可真美呀,空气是多么的新鲜。”
风筝越飞越高,地下的景物也越来越小,田野变成了棋盘,大河变成了细丝带,这一切对风筝来说是那么的新鲜。
风休息时,风筝翻了几个跟头来到地面附近。
风筝看见了一只蝴蝶,它大声地喊:“小蝴蝶,你好吗?”
“很好,谢谢您的关心!”
“你太小了,飞的那么低,我在天上根本就看不见你。”
“天上有意思吗?给我说说看你看到的情形吧!”
“天上可新鲜了,一切都和以前大不一样,你太小了,我都看不见你,除了老鹰就数我飞得最高了,你羡慕我吗?”
“为什么要羡慕你呢?没有什么了不起,我自己自由自在,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你飞得再高还不是被线牵着,被风托着,否则你根本无法上天。”
“我根本就用不着风来帮忙,我还嫌风烦人呢,束着我的手脚……”
没等风筝把话说完,风筝猛地摔了下来,一头掉进了车田野边的小水沟里。
原来风生气了,它决定让这个骄傲的风筝尝一尝离开风的滋味儿。
用纸糊成的风筝湿透后,纸开始烂掉了,离开了它的骨架,这个风筝后悔极了,谁叫他骄傲呢?
伯愁是伯乐幼年时的好朋友。成人后,以磨面为生,本小利薄,小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整天愁眉苦脸,像根秋丝瓜。
这天,他从城里回来,却一反常态,笑逐颜开。
老伴惊诧地问: 你拣到宝贝啦,今天这么高兴? 伯愁说: 我在城里碰到伯乐啦,他答应送我一匹千里马!你算算,千里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天能磨 多少面?往后,咱们的日子不用愁了!
老伴也听别人说过,伯乐善识千里马。丈夫这么说,她心里也挺高兴。
第二天一大早,伯愁就把家里那匹拉磨的黑马牵到城里去。中午,骑着一匹浑身像锦缎裹着似的枣红马回来了。他高高兴兴地对老伴说: 看见没有?这是匹千 里追风赤兔马!我骑着它从城里回来,百把里路,不到一个时辰就到家了!
奇怪的是,这匹赤兔马拉起磨来,并不比原来那匹黑马快多少,伯愁的日子还是不好过。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脸上又堆满了愁云。
唉!世人都说伯乐善识千里马,我看他是徒有虚名而已! 伯愁长吁短叹地说。
不久,从城里回来的人说,伯乐在马市上又发现了一匹千里乌骓马。这匹乌骓马,很像伯愁家原来那匹拉磨的黑马。
伯愁听了,一个劲地摇头: 笑话!笑话!
小象趴在地上看到爬行的蚂蚁们,嘲笑他们的渺小。一只领头蚂蚁站出来对小象说: 走开,你挡住我们前行的路了。
大公鸡获得了游泳学教授职称。开始,鸭们都不相信:鸭们没有一个被评上游泳学教授的,大公鸡怎么当上了呢?后来,大公鸡把打着钢印的职称证书给它们看,它们才不得不接受了这一现实。
鸭们想,大公鸡既然能评上游泳学教授,游泳学知识一定十分渊博,何不请它来讲讲课?
大公鸡迈着八字步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说: 游泳嘛,这两个字都有三点水,所以,游泳一定离不开水。
鸭们洗耳恭听。
有水才能游泳,无水就不能游泳。操场上不能游泳,屋子里不能游泳,房顶上不能游泳,山梁上不能游泳,大树上不能游泳,还有
凡是没有水的地方都不能游泳。这我们懂!教授,您讲点我们不懂的吧! 一只小鸭忍不住了,大声嚷道。
大公鸡狠狠剜了小鸭一眼,接着讲: 有水的地方也不一定都能游泳。比如说,油水里不能游泳,开水里不能游泳,泥水里不能游泳,毒水里不能游泳,还有……
教授,这我们也懂。您还是讲讲我们还不了解的知识吧! 一只年轻的鸭打断了它的话。
难怪你们只能浮在水面上,想潜到水里也潜不进去呢!你们都是这么的不谦逊,怎么能学到知识?怎么能进步? 大公鸡不高兴地说。
教授,我们为什么不能潜进水里去呢?就请您把这个问题给我们讲讲好吗? 一只年纪较大的鸭请求说。
这个问题嘛,很简单, 大公鸡扶了扶眼镜, 你们潜不进水里去,原因有两条:第一,身上的毛太多太厚;第二,体内的油太多太厚。
我们怎么才能潜到水里去?
这个问题嘛,也很简单。第一,把身上的毛拔光;第二,用注射器把体内的油抽出来。特别是你们的屁股太胖,一定要把那里面的油抽干净。否则,它的浮力太大。会像气球一样浮在水面上,你们用多大的劲也白搭。
鸭们一个个瞠目结舌。
不过,这些办法都叫人有点难以接受。因为它要让大家承受太多太多的痛苦。还有一个更科学更简单更省事更易行的办法
什么办法? 鸭们关切地问。
每人都在身上绑一块大石头,下到水里,保准一下子就潜下去了!
这算什么知识啊?
鸭们一哄而散。
1、汉族人的血性:东汉年间拯救大兵耿恭之战中国历史故事2、细数中国历史上“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男子汉中国历史故事3、袁世凯为什么要纳隆裕太后为妾?中国历史故事4、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