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1月4日晚,德国鲁尔工业区布切姆的上空。盟军庞大的轰炸机群直逼而来。
“哈利法克斯”轰鸣着飞到了目标区上空,突然一束强烈的探照灯光直直地照到了轰炸机硕大的机身上。“见鬼!”被灯光晃得有些目眩的赫曼低声地骂着。今晚这已是他的飞机第二次被德国人照到了。虽然赫曼是一名已执行了33次飞行任务的老飞行员。但此时他心中还是充满了恐惧。为了防止意外,赫曼通知机组全体成员背好伞包。所有人都照办了,唯独他自己忘了,因为他太专注于飞行了。一分钟后,轰炸机的瞄准环牢牢地套住了目标,一枚枚重磅炸弹呼啸着向目标区砸去……如释重负的“哈利法克斯”轰炸机机翼一掀,向左转了个小弯后准备返航,这时的飞行高度大约是6000米。
突然,机身猛地一震,一发炮弹击中了“哈利法克斯”的尾部!赫曼随即向左进行躲避,但紧接着又有两发炮弹击中了它的双翼。机翼内的油箱立刻被引燃。大火迅速蔓延。
“赶快离机!”赫曼大喊着。机组成员一个接一个从熊熊燃烧的飞机上跳了出去,但射击员维瓦还呆在里面。赫曼从送话器内听到维瓦微弱的声音:“帮帮我,我的腿断了。”
又过了一会儿。这架轰炸机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赫曼来到后机舱帮助受伤的维瓦。维瓦倒在地板上痛苦地挣扎,并试图爬向赫曼。就在赫曼的手快要够到维瓦时,飞机凌空爆炸了。赫曼突然发现周围空荡荡的——他被爆炸的气浪抛到了茫茫的夜空中。赫曼的意识有些模糊。只觉得被一大堆金属碎片包围着向地面坠去!
几秒钟后,他的意识逐渐恢复,他终于明白了一个严酷的现实——居然没有背伞包!绝望的赫曼无意中望了一下头顶的苍穹。只见深蓝色的天幕上群星闪烁。一弯新月挂在夜空中格外醒目。美丽的夜色使他忘记了恐惧,赫曼看到脚下的田野中横卧着一条波光粼粼的玉带,这使他生出了一丝希望——如果落到河里就好了。
赫曼继续坠落着。速度越来越快。“上帝!上帝!”赫曼无助地大喊着,他多么希望能在最后的时刻出现奇迹。
突然间,赫曼猛烈地与某种物体撞到了一起。他本能地伸出双手,紧紧抱住。只听得头顶上传来说话声:“您需要帮助吗?”赫曼抬头一看,竟然是维瓦!而他紧紧抱住的正是维瓦的两条腿。幸运的是维瓦还背着伞包,而且。他的伞包已经打开了。
“我就吊在你的腿上!”赫曼兴奋地答,“我原以为刚才抱住的是上帝的腿。”
“当心我的腿,我想它们已经断了。”维瓦大声喊道,因为他的腿毫无反应。
黑乎乎的大地像巨兽一样向他们迎面扑来。紧接着,赫曼就看到了一片森林。赫曼感到大树的枝叶飞快地从眼前扫过,他想松手,但已来不及了。着陆时,维瓦沉重的身体全都压到了他的身上,造成他的胸部两根肋骨骨折。
这对难兄难弟昏迷着躺在地上。好一会儿赫曼才清醒过来,这时他分辨出他们降落在一片松林中,而维瓦的降落伞被一棵大树挂住,伞绳已经扯断了。
“上帝保佑。我们还活着。”虽然赫曼感到胸部一阵剧痛,但他已经非常知足了——毕竟是“降落”,而不是“坠落”下来的。维瓦的情况也不赖,他终于能感到从腿上传来钻心的疼痛,刚才的麻木感全消失了。
四天后,他们被德军抓获。直至二战结束后。他俩才平安地回到了家乡。
赫曼和维瓦高空中的生死大逆转太匪夷所思了,众多专家经过几番分析、推断之后,终于发现其间有着难以置信义确确实实的巧合:
他们的轰炸机在6000米的高空中爆炸解体后。维瓦因爆炸物震动失去了知觉,同赫曼一起被抛了出去。当下落到离地面1600米左右的时候,维瓦渐渐苏醒过来,并拉开了他的降落伞伞刚打开的时候,他的身体因惯性作用而大幅度地摆动。赫曼正巧被他的腿碰到,而本能使赫曼及时抱住维瓦摆过来的腿,
如果,维瓦没有昏迷而及时打开伞,或维瓦拉伞的时间提前一秒钟,赫曼将与他的救命稻草——维瓦的腿擦肩而过。
正是难以置信的机缘巧合,“制造”了这千年罕遇的生死大逆转!
在2002年,即将就任美国档案馆负责人的托马斯·布兰登评价到:“一个叫阿尔西波夫的家伙拯救了全世界。”
阿尔西波夫,前苏联海军中将,也是一名参加过二战的苏联老兵。
当时,B-59潜艇上的大部分船员都不知道装载了核武器,只有包括阿尔西波夫在内的高级军官知道此事,所以更不要说美国人了。当B-59潜艇接近古巴海域时,美军海军发现了苏联潜艇的踪迹,侦察用的直升机一直在空中盘旋,追踪苏联潜艇,为了避免和美国海军正面冲突,于是B-59潜艇只能被迫紧急下潜。
为了逃避美国海军的“追杀”,B-59潜艇只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下进行长达一周的潜行。据说当时潜艇内的温度高达50摄氏度,而船员每天只能获得区区1杯水的补充。而海面之上美国海军则在守株待兔,等待苏联潜艇上的电力耗尽后,只能被迫上浮充电(潜艇充电需要氧气)。据当年经历此时的美军船员回忆,表示当时苏联人可能遇到呼吸困难,舱内热得像地狱必定难受无比,加之长时间的心理受压,一定能让苏联人不战自溃。但美军不知道的是,这艘看起来不算什么的苏联潜艇上,装备有足以毁灭整支舰队的核武鱼雷。
根据2002年解密的美军资料,后来美军改变了蹲守的策略,开始向水下释放警告用的深水炸弹(signaling depth charges),威力与手雷(hand grenades)相当,对潜艇并无实际威胁。但这一举动让苏联潜艇误以为受到攻击。此时 B-59 潜艇总指挥官瓦伦丁·萨维茨基确信美国海军开始动武,战争已经爆发,于是他决定发射核鱼雷以保护苏联的尊严。
看到这里,一身冷汗。如果这条命令被执行,苏联对美国使用核武器,那么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但使用核武器的命令需要总指挥官萨维茨基,政委马斯连尼科夫和副指挥官阿尔西波夫三个人都同意方可生效。总指挥官和政委都同意使用核武器,相当于此时阿尔西波夫一人拥有发射的最终否决权。万幸的是,虽然也遭到自己手下的反对,但阿尔西波夫坚信美国人并不是真正发起攻击。
在这场冲突过后,这艘苏联潜艇浮出了水面,与美国海军狭路相逢,但美国人并没有为难他们,也没有进行检查,因此美国海军当时不知道这些潜艇上有足以毁灭他们的核武器。于是苏联潜艇调转方向,顺利返回苏联。
比较有意思的是,虽然当时阿尔西波夫只是B-59的副指挥官,但他却同时是整只潜艇编队的指挥官(包括:B4 B36 B130潜艇),所以他实际上和B-59的总指挥官(舰长)萨维茨基同级别,因而他有权否决这一命令。
在这个拥有足以把人类毁灭几十次的核武器的世界中,我们很幸运,在那样一个危机时刻,有一个人,承受住了压力,沉着冷静地做出了拯救世界的正确选择。
后来阿尔西波夫在苏联海军继续服役,与1981年获得中将军衔,后于80年代中叶退役。1998年死于辐射事故引起的后遗症(1961年,在K19核潜艇服役时,由于反应堆冷却器故障,导致全体船员遭受到了严重辐射,维修人员很快死亡,仅在两年内就有超过15名船员死去)。
1813年秋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1778-1829年)和助手法拉弟为了研究一个科题,需收集一些土壤样品,沿途考察来到了托斯康纳城堡。
城堡主人是托斯康纳公爵。这个世袭的贵族,自恃祖先的荣耀和本人的身份而十分傲慢,可肚里却是空空如也。仆人将戴维和法拉弟领到豪华的会客室坐下,说主人马上就来。两人坐了很久,仍不见托斯康纳前来,觉得很尴尬。正想告辞,托斯康纳叼着烟斗大大咧咧地走了进来。
寒喧一番后,戴维便向托斯康纳介绍了来此城堡的意图。托斯康纳对他谈的化学术语一窍不通。心不在焉地听着。瞧着眼前这两个衣着寒酸、风尘仆仆的化学家,觉得这些学者简直就是些不可思议的疯子,吃那么多苦大老远跑到这里,竟是为了取几块泥土。
他问道:“请问两位先生,工作如此卖劲,月薪多少?”
戴维报了一个数目。托斯康纳哈哈大笑,嘲笑说:“你们大谈科学,可是我没你们那么多科学知识,但生活得不是比你们好吗?由此看来,科学有什么用呢?”
面对这应不学无术的贵族,戴维和法拉弟心中甚为不平,决定好好地教训他一顿。戴维瞥了一下托斯康纳手指上套的一枚钻石戒指,心中一动,便开始大谈泥土中的碳元素,极力说得很通俗很有趣,以引起托斯康纳的兴趣。
到后来,戴维话锋一转说:“松软的石墨和最坚硬的金刚石,都是纯净的碳构成的,就是您手上那颗美丽的钻石戒指也是纯净的碳构成的,与煤炭、木炭、骨炭没什么不同。”
托斯康纳一听很不高兴,没想到这么昂贵的东西竟被说成不值一文的碳,他认为戴维是在糊弄他。便睹气地取下钻石戒指,说:“钻石不怕火,你说它是碳,请你把它烧掉吧!我倒要看看你们的话是真是假!”
戴维笑笑说:“您不后悔?”
托斯康纳狠狠地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戴维便叫法拉弟取来一个高倍数的放大镜和燃烧工具,然后把钻石戒指放进小箱,用水加热。过了一会,戴维举起放大镜,对准焦距,让一束用透镜聚焦的强烈阳光直射在光华夺目的钻石上。不一会,戒指和钻石都消失了。
公爵眼睁睁地看着一颗价值万元的钻石因打睹而失去,后悔莫及。
1942年冬,苏联渐渐赢得了战场的主动权,纳粹德国陷入了寒冷的战争泥潭,大量士兵向苏联红军缴械投降。
这一天,苏军向纳粹发动了全面进攻,野战医院女医生那提娅带着护士正在紧急给前线运送下来的伤员手术、包扎。许多红军战士因为医院人力和医药有限不能及时救治,躺在地上呻吟着,有的战士因为承受不了剧痛而选择了结束生命,看着被痛苦折磨的战士,那提娅流下了伤心的泪。
谢尔盖是一名红军上尉,此时,他正躺在地上等待治疗。他是爆破连连长。战役开始后,他的连队与纳粹坦克集群展开了生死争战,援军到来之前,全连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他连续炸毁了敌人的5辆坦克,最后被一发炮弹炸断了一条腿和一条胳膊……谢尔盖紧闭着双眼,他已被疼痛折磨得浑身发抖,止血的纱布也被他咬成了碎片,可他坚持让士兵先接受治疗。
没过一会儿,医院来了一批不受欢迎的人。22名德国纳粹士兵被送进了医院,一位押送他们下来的红军作战参谋要求医院迅速给这22名纳粹士兵治疗。躺在地上的谢尔盖看到了这帮纳粹士兵,突然热血奔涌,不顾一切地爬起来,冲向他们。他对纳粹德国有着更深的恨,他的哥哥、弟弟都牺牲在了战场上,父亲和母亲在家乡被纳粹活活地烧死……那提娅迅速跑上去,抱住了谢尔盖,大声地对谢尔盖说:“你冷静点,他们都是俘虏!”疼痛再加上情绪激动,谢尔盖突然间晕了过去。
22名纳粹士兵首先接受了治疗。上级指示,这22人单独开设一个病区,先养伤,等伤治好后再交战俘营,医院决定派那提娅负责这个特殊病区。拉姆是纳粹德国的一名中尉,几天里,他的情绪异常烦躁,拒绝治疗,几次自杀都被那提娅救了回来。那一天,再一次自杀未遂后,那提娅拿出手枪,递给了拉姆,对他说:“如果你选择结束生命,你就永远也不会见到父母、妻儿、姐妹、亲人,你就永远不会等到世界安宁的那天。你离开这个世界解脱了,可你的家人……”连续几天,那提娅一直陪在拉姆身边,几番开导后,拉姆情绪隐定了下来,也开始配合治疗。
一个月过去了,纳粹伤员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他们对那提娅产生了极大的好感,这个温柔美丽而又坚强果敢的苏联女医生时时刻刻都在吸引着他们。可在墙的那一端,谢尔盖和其他战士都在用敌视的眼光盯着他们,他们更恨那提娅,认为那提娅是叛徒,对纳粹士兵太好。谢尔盖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这些伤员,尽管他们都是战俘,都交出了武器,可他的连队80名兄弟都牺牲在了那场战役中,他发誓要为他们报仇,杀了这22个罪大恶极的纳粹鬼子,一个漆黑的夜晚,谢尔盖带着两名战士悄悄地来到纳粹病区,将事先藏好的汽油快速地洒在病区周围,准备一把火将所有纳粹烧死。可就在这时,查房回来的那提娅发现了他们,谢尔盖惊慌中想打火点燃汽油,整个病区全是帐篷,如果此时点燃汽油,所有纳粹必死无疑,无奈之下,那提娅抠响了手枪扳机……
第二天,那提娅射杀战斗英雄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医院里所有红军战士集体抗议,要求处决那提娅,为谢尔盖报仇。上级急忙将那提娅看押起来,对她进行审问,第二天便宣布,要将那提娅交给军事法庭处决。这一天,那提娅即将被移交给军事法庭,拉姆和其他21个纳粹兵强烈抗议要见那提娅最后一面。当他们看见面容憔悴的那提娅时,不禁热泪盈眶,那提娅要不是为了救他们,就不会被处决,那提娅也哭了,这一天,他们说了好多话,那提娅随后被军法处带走……
两个月后,纳粹开始从苏联疯狂撤退。这一天,报纸头版发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苏联情报部门破获了一起重大情报,致使德国纳粹想最后疯狂一击的计划流产,经初步估计,这个战役至少会使苏联损失5个军和数万平民……
1992年的一个春天,一位俄罗斯老太太来到了德国,一位德国老头带着全家陪着她到德国各个景点游玩,亲如一家,这位老太太是那提娅,老头是拉姆。一个隐藏几十年的秘密也被公布出来:那一天,那提娅将要被军法处置,拉姆来见那提娅,向她诉说了纳粹想在撤军前进行拼命一击的整个作战计划,并叮嘱那提娅,一定要试一下用这个情报换命,一定要试一下……而拉姆不知道,苏联的情报部门早就截获了这一情报。上级在得知拉姆在给纳粹方面军总部送作战计划的途中被俘时非常兴奋,指示立即将他送进医院,并指派那提娅靠近托姆,要求她用两个月的时间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让拉姆说出记在脑海中的计划……那时托姆狂躁不已,是因为他不想让这个计划实施,那会有数万苏联士兵和平民死去,可他又感觉自己对不起国家,因此,他在痛苦中煎熬,几次想到了死……那提娅用行动感化了拉姆,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可那提娅却说:“那天谢尔盖本可以不死,我怕误大事,当时太着急了,也因为枪法太差了……我射杀了谢尔盖。”
那提娅一生未嫁,她的心里只有未婚夫──她亲手射杀的谢尔盖……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人会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挂住胸前,并为之努力奋斗,可却鲜有人知道他们为之付出的巨大牺牲。但不能否认,这种牺牲却是伟大的,因为这既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操守,有了它,人生终会发出灿烂的光。
现在谁都知道:马铃薯能吃!精明的日本食品商还率先烹制出油炸马铃薯片,出口世界各地呢。可是在从前,马铃薯在法国却遭到了冷遇。法国的牧师们视马铃薯为洪水猛兽,说它是“魔鬼的苹果”。人们受了这种谬论的影响,把它当作了毒害身体的“不祥之物”。法国农学家已蒙蒂埃原先也这么认为的,可一次囚徒生涯却使他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
法德两国大战时,巴蒙蒂埃成了德国的俘虏。德国监狱里老是煮马铃薯给犯人吃,慢慢吃惯后,巴蒙蒂埃不但改变了所谓“魔鬼的苹果”的看法,还渐渐觉得马铃曹蛮鲜美,能填饥呢。巴蒙蒂埃披释放那天,特地背了一袋马铃薯带回法国。
一踏上故乡的地土,他马上特辟一块园地。翻耕、治草、施肥,一阵忙碌后,一个个马铃薯落种入地。青蓬蓬的叶钻出地面长大了,马铃薯也在地下越结越大。巴蒙蒂埃在各种场合宣传:马铃薯可以吃的,我在德国监狱吃过好多呢,种点吧。人们不相信,还讽刺他:“巴蒙蒂埃,坐了趟德国监狱昏了头吧,这‘魔鬼的苹果’能吃?你是在放毒!”巴蒙蒂埃气得吹胡子瞪眼走了。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妙计。
第二天,他拜见了法国国王,恳求道:“国王陛下,我日前正在着手进行一项有益于法国人的工程,希望您派兵在白天保护我的实验地方。”国王见他说得言词恳切,便同意了。
从此以后,全副武装的法国士兵便虎视眈眈地守卫好巴蒙蒂埃的马铃薯地。士兵们白天站岗,晚上则悄悄撤走。
这事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了。别说一般民众,即使法国的牧师们也悄悄议论着:莫非,这马铃薯是专为国王食用种植的?那它肯定没毒。
人们好奇了,最后终于按撩不住,夜幕渐渐遮黑大地,人们蹑手蹑脚靠近了这方土地,偷偷地挖出了马铃薯放入口袋,再当夜悄悄地移植到自己的菜园里,站在远处的巴蒙蒂埃目睹着这一切,暗暗地笑开了。
就这样,“魔鬼的苹果”堂而皇之地在法国登上了餐桌。
1、牛刀小试抗日战争故事2、狄仁杰解梦提立太子抗日战争故事3、百战百胜——粟裕抗日战争故事4、拒写悔过书的容国团抗日战争故事5、聂荣臻战地救助日本小姑娘抗日战争故事 ..
1、少年的黄昏校园故事2、别死撑着脸面校园故事3、校园里的搞笑故事校园故事4、十八岁的单车校园故事5、孩子,我在等你犯错校园故事6、手捧双皮奶的不靠谱爱情校园故事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