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故事

民间故事 鬼怪故事 现代故事 传奇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短篇鬼故事 故事大全

  • 山耗子敢死队 太行山雄奇险峻的山岭中,空旷寂静,赶路的人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在弯弯曲曲的小径上,有这么一个奇怪的景象:一对八路军女战士匆匆赶路,后面一群凶悍的日本兵紧紧跟随。这才真是羊狼狭路相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十几个黑衣人悄悄潜到了鬼门关。鬼门关是进入太行山根据地的唯一通道,路两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600次 故事时间:2022-08-19 19:20:02
  • 李耳 春秋时期,咱鹿邑名叫苦县。城东十里有个村庄,叫曲仁里。村前有条象小河一样的赖乡沟。沟水清凌凌,两岸有很多李子树。沟边有一户人家,这家有个闺女,年长一十八岁,模样俊俏,知书识理,爹娘把她看成掌上明珠,这闺女有个犟脾气,她决定终身不嫁,一生守在二老身旁,安心攻读诗书,侍奉爹娘。一天,这闺女到赖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1866次 故事时间:2022-08-18 12:40:02
  • 侠士李越寻 在河南、河北两省的边界,有一条河,名叫漳河。漳河南岸,有个绿树环抱的小村庄,人们叫它紫庄。它原属魏县,清代属河北大名县。清代乾隆年间,紫庄出了一位侠士李越寻。李越寻少年时读过书,是县里的秀才,很想继续考取功名。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到了壮年,李越寻不得不放弃科举应试,留在乡里给人做工为生。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522次 故事时间:2022-08-17 20:20:02
  • 针王刘无忌 凌霄关雄奇险峻,是困住鞑靼部族南侵的重要关隘。鞑靼部族为元朝从中原溃退后,逃到张北草原上的残存势力,其大汗名叫强格亚玛,人送绰号血狼王。凌霄关的守将是邱鼐,邱将军每日练兵筑城,对血狼王的势力防犯甚严。血狼王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羽翼渐丰,便萌生了攻占凌霄关,进兵中原的念头。邱鼐得知后,命令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591次 故事时间:2022-08-17 08:40:02
  • 借刀除奸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此后几年里,一大批国民党高官和军统、中统骨干纷纷投敌。为严惩叛徒,以敬效尤,重庆方面下达诛杀汉奸的紧急令。1丽都饭店内,吴世宝一手夹雪茄,一手摸骨牌,面前堆满花花绿绿的筹码。这时,猴子匆匆跑来,俯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吴世宝听了一愣,招呼身边的人顶上,便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548次 故事时间:2022-08-16 21:00:02
  • 缚猫索 皇上大婚,各地官员争相进贡,其中以庐州府进贡的“紫薇珍珠盘”最为珍贵。但没想到,珍珠盘才离开庐州府境内,就遭到了大盗“惊天猫”的劫掠。皇上知悉后,龙颜大怒,下令名捕杜轩追查此事。据说皇上为了此事,还亲自接见了杜轩,赐予他一根名贵的“缚猫索”,力图将惊天猫抓捕归案。三天后,与庐州府比邻的松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942次 故事时间:2022-08-16 09:40:04
  • 釉瓷魂 鲁山段店匠师梅友民,专攻瓷腰鼓。腰鼓是由西域传入中原,历经晋隋发展,至大唐,被收进唐乐,且以陶瓷烧制鼓腔,两端蒙兽皮,轻轻拍击,无不令人心醉。梅友民起先并不烧瓷,主要砌窑和补窑,俗称挛窑匠师。根据经验,每座柴窑烧过百次,必须对炉窑进行砌补。梅友民一绝,做活时不用模具。像砌二十多米高的窑囱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505次 故事时间:2022-08-15 23:00:03
  • 赌神教子 儿子小仓到镇上买砌房子用的砖头砂石钢材去了,谁知这一去就是一天一夜,连个信也没有,打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想想小仓身上揣着整整三万块钱,老仓吓得心惊肉跳的,做了一夜恶梦,一大早起来正眼泡虚肿地发愣,院门“咯吱”一响,抬头一看,小仓回来了!老仓像被点着了信子的炮仗一下子跳起老高,唾沫乱飞地骂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868次 故事时间:2022-08-15 11:20:03
  • 两根牛骨头 刘芸是来乡下支教的。刘芸来乡下小学支教,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热爱的教育,有点衣锦还乡的感觉。她以前就是从乡下到城里的。除了那份衣锦还乡的感觉外,刘芸更热爱乡下人会说老实话,乡下人不会那么厉害的骗人。这几十年呆在城里,刘芸似乎有点累。城里的累,叫她有点不敢相信身边的人。尤其吃的,喝的,她分外敏感,一直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604次 故事时间:2022-08-15 02:20:02
  • 三叔公的金烟斗 大叔公与二叔公作古之后,三叔公成为宗亲中的老大,全村千余口人,惟他独尊。这些年,早年丧妻、年过七旬的三叔公有了不足为外人道的烦恼,烦恼来自四个儿子的不孝。三叔公的四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老大在镇政府当计生干部,老二在学校教书育人,老三是个包工头,老四在镇上开了一家理发店,一个个混得不错,可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751次 故事时间:2022-08-14 20:40:02

亲爱的,把 传奇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