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故事

民间故事 鬼怪故事 现代故事 传奇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短篇鬼故事 故事大全

  • 图书馆里收获的巨款 这是一件发生于60年前的事情。一天,大学生约翰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了市立图书馆。约翰自小就失去了父亲,是由母亲一手把他养大的。母子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苦。但约翰从小就显示出了读书的才华,他能过目不忘,后又考进了大学,可惜由于经济条件差,不得不退学,到市立图书馆来找约班尼神父,求他在图书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494次 故事时间:2021-01-25 12:17:20
  • 花姑和长毛鬼 (一)萌渚岭是我国华南地区著名的五岭山脉中最南面的一座山岭,它连接粤北桂东湘南,横跨三省(区),岭上奇峰千仞、林木葱茏,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是瑶族同胞的聚居区,世世代代,瑶胞们和境内的汉、壮、苗等民族一起和睦相处,在大山里生息繁衍。萌渚岭北麓湖南境内,有一个叫白芒坡的汉、瑶杂居的偏僻山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472次 故事时间:2021-01-25 02:17:35
  • 第一千个倭寇 明朝中期,倭寇入侵我国,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时甚至攻占州县,杀死官员,给明朝政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于是朝廷就派出了大量军队镇压倭寇。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名将,他组织了一支队伍,叫戚家军,在抗击倭寇战斗中,百战百胜,杀敌无数。戚继光不但用兵如神,而且武艺高强,他使用的武器是一柄长杆大刀,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430次 故事时间:2021-01-24 18:32:22
  • 英雄拳 民国时期,一场由川军军长杨森首倡的川东九县武术教官选拔擂台赛,在万县钟鼓楼下已经打过四轮三十二个回合,再打一轮八个回合,朱歪人就顺利进入打铜章的轮次了。今天,擂台比武已经进入争金、银、铜章阶段。那时,南浦城江边钟楼上的时针已经指向十一点,仲夏的太阳蒸笼一般烤着擂台,与朱歪人交手的前两位好汉,一个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519次 故事时间:2021-01-24 17:47:32
  • 影夺魂剑 南宋时期,秋水县有一户姓傅的人家,他们的女儿刚生下三日,夫妻俩不知得了什么怪病,双双故去,女儿便由姑母收养。这叫傅影的姑娘长到二八年华,面若桃花,肌如凝脂,煞是喜人。可奇怪的是姑母却不待见她,天天只把一大堆针线活推给她做。时间一长,她衣袋的缝衣针总是一把一把的。这天夜里,傅影做针线累了,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821次 故事时间:2021-01-24 09:02:21
  • 最后一刀 将军身经百战,本身就是一柄钢刀,无坚不摧。围攻这座城,三天三夜,炮火不熄,硝烟把白天染成了黑夜,弹火把黑夜亮成了白天,战士们打得每一根枪管都发烫了,每一个喉咙都喊哑了,每一双眼睛都发红了。将军的眼睛也发红了,如两团火苗,灼灼燃烧。到了第四天早晨,将军咆哮了,一把推开参谋长,吼道: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514次 故事时间:2021-01-24 08:17:24
  • 元城赌王 安大山出了桃花坊的门槛,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正是阳春三月,远远望去,元城的上空已是飞红流翠了。他的心里却飘过一片凄凉。桃花坊是元城很有名的窑子,安大山来这儿是为了一个名叫唐三娘的窑姐儿。怎奈那唐三娘千柔百媚,端的是娇艳的小美人儿。在温柔乡里走一回,安大山的骨头都要化了,酥了,生出一腔豪情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526次 故事时间:2021-01-23 21:32:42
  • 法场刀光 梅小乙是小偷,独自占住一个破窑。这天晚上,他喝了两杯酒,哼着歌,一个人摇摇晃晃进了自己的破窑。突然,脚下被什么一绊,摔倒在地上,嘴里呶呶唧唧骂了几声,正准备爬起来,火光一闪,一截蜡头被点着,满寒窑里都是清冷的光。梅小乙吓了一跳,忙抬起头来,只见窑内破凳上坐着一个人,一身青衣,手上拄着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491次 故事时间:2021-01-21 20:15:57
  • 猿臂夺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神农架南边,有一个叫做豹子岭的小村子,村中有户姓曲的农民,一家五口人,种田打猎,虽然日子清苦,但也幸福。唯一的遗憾是只有两个女儿,没有男丁传宗接代。不过媳妇又怀上了,一家人全盼望这一胎是个男丁。临盆那天,全家人在堂屋中焦急的等待。就在史阿婆和儿子曲成焦急不安时,突然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432次 故事时间:2021-01-21 17:17:18
  • 追捕神秘的搭车人 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正在云南农场支边。1973年秋的一个下午,我们农场的职工老张同知青小刘驾驶着农场的铁牛55型拖拉机,拉了一车胶片送到芒市(今云南德宏州州府)制胶厂后,打算休息一下便返回农场——芒市离我们农场有60公里,中途还要翻越陡峭的三台山,路况不太好,得抓紧时间赶路。就在这时,从不远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传奇故事 故事阅读:415次 故事时间:2021-01-21 09:02:19

亲爱的,把 传奇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