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 鬼怪故事 现代故事 传奇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短篇鬼故事 故事大全

  • 偷龙换凤 乾隆皇帝为什么七次下江南?蒋二奶奶的称呼从何而来?在江苏常熟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叫做“偷龙换凤”。清朝初叶,康熙皇帝统治了六十年,一命呜呼之后,他的四皇子胤禛残杀了嫡亲兄弟,夺得了皇位,立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手下豢养着一批亲信的爪牙。据说这些人都有飞檐走壁的本领,杀人用一个皮袋子,里面有机关,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1130次 故事时间:2022-11-28 00:20:03
  • 雍正盗诏 相传,雍正①当了清朝皇帝没有多长时间,突然就死了。雍正为什么死了?这还得从头讲起。雍正幼年时代,就整天吃喝嫖赌,游手好闲,整天偷跑到外面去鬼混,从来不务正业。他父亲康熙皇帝为这件事,可没少生气!觉得自己有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实在不光采。雍正本人根本不在乎这些。雍正在外面鬼混期间,结交了不少朋友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625次 故事时间:2022-11-27 17:40:02
  • 云岗为什么庙大门小 提起云岗石佛,谁都知道大佛高入云天,耳朵眼里能下棋,手心能坐六个人。可那么大的佛,那么大的庙,却有一个小庙门。这里面有一段小故事。康熙皇帝多次听别人说过云岗石窟的宏伟和精美,他决心亲临观赏。一天,他不带一兵一卒,到大同去私访。到了大同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云岗朝佛。云岗离大同城三十里,康熙一边走,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543次 故事时间:2022-11-27 12:40:02
  • 康熙皇帝与《聊斋志异》 传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原名叫《鬼狐传》,《聊斋志异》这个书名是康熙皇帝替蒲松龄改的。这里有一段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满腹才学的蒲松龄进京应试,三场考罢,他非常满意,心想,根据自己的文章,定要金榜题名。谁知皇榜抬出,同乡中有的不学无术的人反而考中了,自己名落孙山。他愤愤不平,回到了山东淄博老家。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705次 故事时间:2022-11-27 05:20:02
  • 康熙私访牛街 在北京牛街①礼拜寺里面,有一道康熙的圣旨和他御赐的半副銮驾。提起这半副銮驾,还有一段故事哩。这故事得从监察御史说起。清代京城设有监察御史,巡视察访政事民情,给皇上做耳目。这天,京城监察御史兴致来潮,出城郊游。他带着娇妻宠妾,公子小姐,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穿过大街小巷,威风凛凛地直奔郊外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586次 故事时间:2022-11-27 00:20:02
  • 韩大力掼死鳌拜 康熙皇帝①登极的时候,还是一个八岁的小孩子,他不能亲理朝政,天下大事全由辅政四大臣作主。尤其辅政大臣鳌拜,他自恃功高,不光不把那三个辅政大臣放在眼里,就是连皇上也得听他的摆布。每天早朝,都是鳌拜领着小皇上登上金銮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不管有什么奏折,鳌拜说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他常常提起御用的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966次 故事时间:2022-11-26 23:40:02
  • 崇祯测字 话说闯王李自成兵围北京,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崇祯皇帝①虽知大势已去,终不肯束手待毙,依仗北京城高壕深,坚守不出,以待救援。闯王义军攻城不克,损失惨重,军师宋献策献计,让闯王设法动摇崇祯坚守孤城的决心。他附在闯王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通,闯王听了连连点头。第二天,宋献策乔装扮成一测字老先生,混入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839次 故事时间:2022-11-26 17:00:02
  • 阳山造碑 南京城东面有座四方城。四方城里有块大石碑,是明成祖①为他父亲朱元璋树的“神功圣德碑”。它在当时是全国头号大的碑了,可原先明成祖叫人做的另一块碑,比它还要大好几倍,碑身、碑座、碑帽加起来,足有廿四层楼房那么高,到现在还躺在汤山附近的阳山上。这么大的碑是怎么做的?后来怎么不放进四方城去呢?原来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895次 故事时间:2022-10-17 20:20:02
  • 火烧庆功楼 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之后,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生怕有什么人密谋策划,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帝位。特别是那些功臣勋将,开国元老,更使他觉得可怕。偏偏这两年又碰上天象多变,非旱即涝;夜间又常常看到有亮晶晶的大星,从天上坠落下来。今天落了一个,明天又落了一个。朱元璋把这些都当成了不祥之兆。又有几个奸臣邪将在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891次 故事时间:2022-10-17 19:40:02
  • 忌丑 朱元璋龙袍一上身,就翻脸不认穷弟兄,连他当年讨饭、放牛、做和尚等等的经历,也被看作是“丑事”,忌讳人家再提起它。传说朱皇帝在老家凤阳,有两个从小结拜的弟兄。老哥姓张,老弟姓王,他们也听说朱元璋的这些闲话,各有各的看法。那老张在药店做伙计,直心实眼,他相信朱元璋当年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那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564次 故事时间:2022-10-17 13:00:02

亲爱的,把 民间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