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 鬼怪故事 现代故事 传奇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短篇鬼故事 故事大全

  • 汉献帝贬居山阳城产生的民俗     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居住在山阳城(今焦作)。他倍感世态炎凉,人生如梦,超凡脱俗,大彻大悟,遂抛弃帝王之尊,甘心与民同忧,躬耕菜圃,济世悬壶,虽当过窝囊皇帝,却变为称职“郎中”,身融入田园山水,心远离深宫重楼,涉足农桑,访贫问苦,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由此流传下了很多传奇故事。焦作一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519次 故事时间:2024-09-14 10:30:43
  • 黄果树瀑布 许多年以前,在黄果树瀑布的山坡上,住着一个种庄稼的老汉和他的妻子。老两口年纪都有六十多岁了,他们无儿无女,并且一年到头做活路,从来没歇过一天气,但日子总是过得很清苦。老两口想到终日辛劳还得不到温饱的生活,常常愁眉不展,相对叹气。 老汉从年轻力壮来到这里时起,就自己砍树子,割茅草,搭了一间草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468次 故事时间:2024-09-14 10:30:05
  • 何分春秋与冬夏 传说很早以前的一年冬季。皇帝带领一班大臣巡视天下。这天他们走出城外,只见大地白雪覆盖,冰封千里,树木枝枯叶落,百花凋零。没有半点春色绿意。有位大臣匍匐在地恳请皇帝降旨说:“百树泛绿四季青,何分春秋与冬夏,没花绽放万里冰,严寒雪霜春无踪。”皇帝听着大臣的话,看看眼前景象也觉得寒冷十分,没有一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465次 故事时间:2024-09-14 10:29:36
  • 蚂蚁补“天” 古时候,有个穷秀才进城考试,他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小客栈住下。晚上,秀才在房间里温习功课。突然,天色大变,雷声隆隆,哗啦啦下起雨来。不一会儿,门外的地面上就涨满了水。一群小蚂蚁来不及躲回洞里,在水洼里挣扎着。"救命啊!""救命啊!"秀才看见了这群奄奄一息的小蚂蚁,他觉得蚂蚁们好可怜呀!于是,秀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626次 故事时间:2024-09-14 10:29:31
  • 古代女子偷情为何带枕头     《西厢记》里,红娘抱着枕头送崔莺莺相就张生,鸳鸯枕,翡翠衾,羞搭搭不肯把头抬,弓鞋凤头窄,云鬓坠金钗。是不是很让人想往?    只是,“鸳鸯枕”是什么样的枕头呢?是不是说枕套上绣着一对鸳鸯,还是绣着鸳鸯的一对枕头,或者,是那种很长的双人枕?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鸳鸯枕"就是给鸳鸯枕着的,要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473次 故事时间:2024-09-14 10:29:04
  • 臣妾之误用 后妃从不自称“臣妾”     许多影视剧中,尤其是近年来充斥荧屏的帝王剧,包括中央电视台播映的多部大型历史剧,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中,如二月河的清帝系列历史小说,皇帝的嫔妃同皇上讲话时每自称“臣妾”。这是现今一个较为多见的词语错误。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503次 故事时间:2024-09-13 06:00:04
  •  “莲宗五祖”释少康 少康(约公元 736—805年),又名山康,俗姓周,唐代缙云仙都山人。是佛教中被其它各宗派能普遍接受、在民间影响最大的法门——净土宗(莲宗)[注一]七祖[注二]中的第五代宗师(宋《佛祖统记》卷二十六)。他自行志高行苦,化他不遗余力。在佛教,特别是净土宗史册中,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因此说,少康大师是我们缙云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519次 故事时间:2024-08-30 00:00:03
  • 皇帝敕名“河涨洲” 湖南沅陵城东十里处沅水河中有一小州,名河涨洲,人称“河涨洲,水涨洲也涨。”相传,很久以前,沅陵龙兴讲寺有位长老和尚法师法名惠智。他精通儒术,博览佛经,是一位德才俱佳的好方丈。在他住持的十五年中,龙兴讲寺的各项事业都有所发展。惠智法师还擅书画诗作,尤以方术见长。有一次,三位外来云游僧,要求他作表演,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507次 故事时间:2024-08-28 12:00:03
  • 天仙配 相传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玉帝与瑶姬的女儿,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1056次 故事时间:2024-08-28 06:00:03
  • 状元郎与阿女 很早以前的一天傍晚,有个状元郎考取了功名,正踌躇满志、想着自己的美好前程。忽然一阵敲门声,状元郎掌灯开门。仔细一看是一女子,便问:“你是何人?为何敲门?”“你忘了吧!打比之年你去京城赶考,露宿一客栈时,不幸得下大病,盘缠花得一干二净,身无分文,举目无亲。命在旦夕,好在我也由此路过,看到你陷 ...
    故事专栏:民间故事 故事频道:民间故事 故事阅读:648次 故事时间:2024-08-26 06:00:03

亲爱的,把 民间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